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181篇 |
免费 | 874篇 |
国内免费 | 328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886篇 |
劳动科学 | 7篇 |
民族学 | 464篇 |
人才学 | 3篇 |
人口学 | 308篇 |
丛书文集 | 3338篇 |
理论方法论 | 1292篇 |
综合类 | 21571篇 |
社会学 | 962篇 |
统计学 | 55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7篇 |
2023年 | 135篇 |
2022年 | 251篇 |
2021年 | 256篇 |
2020年 | 338篇 |
2019年 | 300篇 |
2018年 | 306篇 |
2017年 | 343篇 |
2016年 | 416篇 |
2015年 | 529篇 |
2014年 | 1339篇 |
2013年 | 1420篇 |
2012年 | 1626篇 |
2011年 | 1847篇 |
2010年 | 1700篇 |
2009年 | 1634篇 |
2008年 | 1780篇 |
2007年 | 2205篇 |
2006年 | 2276篇 |
2005年 | 2116篇 |
2004年 | 2074篇 |
2003年 | 2048篇 |
2002年 | 1618篇 |
2001年 | 1366篇 |
2000年 | 777篇 |
1999年 | 198篇 |
1998年 | 105篇 |
1997年 | 73篇 |
1996年 | 48篇 |
1995年 | 52篇 |
1994年 | 39篇 |
1993年 | 25篇 |
1992年 | 18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4篇 |
1977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7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刘万云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2(2):32-34
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已全面展开.在对中学历史教师继续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尚存在观念滞后、学员缺乏学习的动机、师资队伍不适应、经费紧张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相应的对策更新观念、采取灵活的培训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评估体系、严格管理、增加投入等. 相似文献
52.
刘斌红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3(2):103-107
在运用平衡记分卡进行企业绩效评价时,顾客视角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成本管理作为影响企业绩效的一个重要因素,更应考虑顾客对质量的经济性要求,在质量管理时应从产品提供者的质量管理转变为产品使用者的质量管理。本文从顾客角度出发,在分析传统质量成本模型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顾客维度的质量成本管理修正模型,并对优化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的相关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3.
家族企业未来发展趋势的理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芳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5(6)
家族企业由注重情感的家族和追求业绩的企业组成,它必定与其他企业存在差异.在对克林·盖尔西克等人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三环模式和新三极发展模式,并以此作为分析工具对家族企业发展演变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理论探析,认为家族企业的未来发展必然走向泛家族化或社会化、公众化. 相似文献
54.
朱周义 《郑州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94-96
从审美的角度看,张岱的小品文卸去了“文以载道”的传统,以普通人的视角再现明亡之前其亲历的生活,多方面表现了大众风情,具有鲜明的世俗性:把在传统文人看来俗之又俗的生活素材诉诸笔端;牵引市民化的人物走进小品文;尤其小说化语言的运用,使得作品富于生活气息。究其成因,首先是文艺思潮世俗化的时代洪流。涌溢各处、不断浸淫;其次是当时市民阶层爱好并喜做小品文的风气甚炽,使得张岱需要考虑读者的趣味;再次是张岱家世生平的坎坷,使他处于文化边缘的写作境地,用饱含深情的笔墨展现市民形貌、礼赞世俗人生。 相似文献
55.
近年来,在刑事司法中时常遇到这样的问题1997年才全面修订的、有400多个罪名的刑法典对一些犯罪案件却难以适用.通过对中、日两国刑事立法的比较分析,探讨了刑法罪名简略与繁缛的利弊得失.认为罪名的简繁各有利弊,但简略利大于弊;法的特性决定罪名的高度概括性;刑法的适用需要法官的判断和推理;关键是尽快改革司法体制,大力提高法官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56.
Mayer N. Zald 《Sociological Forum》1995,10(3):455-479
What do we mean by progress and cumulation in the social and human sciences? Recent thinking in the philosophy and history of science has led to an abandonment of some versions of logical positivism and of verificationism that had a strong deductive and theory testing orientation. What is to replace them is less clear. This paper argues that progress and cumulation can be seen as a process of evaluation and retention within an epistemic community. Scholarly disciplines differ in their social structure and in their epistemic and normative commitments. Since sociology is a fragmented discipline, progress and cumulation differ within its multiple subdisciplines, which to varying extents represent epistemic communities. Brief sketches of progress (advance) and cumulation in several subdisciplines are offered. 相似文献
57.
58.
谢文钧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35-38
过失犯罪的发生在于人在认知活动中对引起过失犯罪的危险的注意的欠缺。注意是一种伴随着认知过程中的具有“前置”性的心理状态。人认识任何事物,都要首先对该事物施加注意,没有对某事物的注意就不能对其认知。因此,各种心理因素影响认知首先就要影响注意。错觉、情绪和情感、不良意志品质和思维品质、遗忘等心理影响注意,改变注意的指向,对应当注意避免的危险没有注意,或者没有充分注意,或者不能注意时,就造成了注意的欠缺,从而构成过失犯罪。注意欠缺的类型可以划分为转移型的注意欠缺、分散型的注意欠缺、不能型注意欠缺、拒斥型的注意欠缺。 相似文献
59.
David L. Weakliem 《Sociological Forum》1989,4(2):203-226
This paper tests some predictions derived from Williamson's transaction cost theory of the organization of work, which holds that the form of the employment relationship is determined largely by the idiosyncrasy of work—that is, the nature of skills and knowledge used in production. It examines the occurrence of theoretically relevant provisions in collective bargaining agreem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finds they are related to a contract-level proxy for idiosyncrasy (based on bargaining structure) as predicted by the theory. An analysis of an individual-level variable, the difficulty of finding a comparable job, provides some additional support. Finally, several alternative explanations of the results are considered, and it is argued that none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evidence. The analysis thus finds strong, if necessarily provisional, support for the theory. 相似文献
60.
吕干洋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5)
“顾客第一”有其特定的内涵,它充分体现社会主义企业的根本目的,因而是企业所有经营观念中的一个根本性观念,也是企业生产经营的一个根本指导思想。企业要实现其双重目的,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并树立各种现代经营观念,就必须坚持顾客第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