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4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24篇
管理学   182篇
民族学   14篇
人口学   12篇
丛书文集   213篇
理论方法论   90篇
综合类   1142篇
社会学   61篇
统计学   77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404篇
  2012年   150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本质问题是政府和市场两种秩序的问题。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国内钢企的重组以及经济转型的根本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中政府治理模式和政府角色的适时转型问题,其根本途径是通过推动政府治理模式从直接以行政手段干预经济运行转变到建立有限、责任、法治的现代政府,建立公平、正义的规则,完善产权制度、现代企业制度和政府投资项目责任追究制度,继续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继续推进政府从一般市场竞争性领域中退出,克服行政垄断和地方保护主义,经由政府治理转型推动市场秩序的规范和完善。  相似文献   
952.
为圆满解答、彻底解决伦理和法律关系两难问题,中华伦理法从制度上实行伦理豁免。特定义务主体若陷入该两难,其法律义务则视轻重缓急和主体行为能力,或者依法减轻甚至豁免,转由其他义务主体或公权力履行;或者依法推迟,以保证优先敦睦伦理,从而消除伦理危机,然后亲自履行。由此充分保证特定义务主体自由行使特殊优先权,全身心履行伦理义务,悉心敦睦伦理,并从根本上圆满履行法律义务,维护法律关系。于是,伦理和法律关系由两难而两全,进而兼顾公序良俗而多全,达至公道。伦理豁免所含的智慧朴而茂,通而深:本乎伦理,使法律植根于本真,圆满履行其重要使命;出于人性,保证法律有合法性、合理性,而成为良法;善待人情,即顺应人之常情,规制不当之情,保证法律真正被认同和遵守,真正有效力和生命力。这样的智慧以常识及其公理性力量,蕴涵旺盛生命力和永恒、普适性因素,纵贯中华伦理法,千年一脉;横通现代法治国家作证豁免权这一类制度,万里友声。  相似文献   
953.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和不断完善,中国经济正由数量上的扩张转向质量上的提升。在这种情况下,市场主体是否拥有完整的市场退出权并且能够自由行使,就成为反映市场经济质量提升和发育成熟的标志之一。从学理维度看,关于市场主体退出权理论的一般性、基础性研究有助于完善市场主体退出权制度,修补其整个制度中的法律漏洞,减少法律冲突。从实践层面看,一个完善的市场退出权制度,一方面可以维持市场主体正常的新陈代谢,保持市场经济的动态平衡,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宪政秩序下的制度竞争。  相似文献   
954.
作为秩序的政治文明,其核心诉求就是通过政治来获得秩序,通过建立国家与政府的统一性的政治权力,来为人类的社会生活提供最广泛、最基本的秩序。建立秩序的政治是人类营造其文明社会生活的最重要的前提和最普遍的基石。因而,没有政治就没有秩序,没有政治提供秩序的民族,即是一个混乱、贫穷和受人欺凌的“无政治”的民族。成为一个政治民族是各民族国家首要的政治文明追求。同时,作为秩序的政治文明,其追求秩序的方式需要发展由单一政治中心向民主建构秩序的方式过渡,和由民主建构秩序到自由建构秩序过渡,并最终达到秩序与自由的平衡。  相似文献   
955.
在阿根廷的现代化进程中,政府具有重要作用。当经济、政治和社会出现危机时,政府若能及时采取措施调整发展战略,便能使危机得以缓解;反之,危机便会进一步加深,现代化进程便将受阻。阿根廷发展的经验表明,经济改革的同时要促进社会发展,当经济发展带来一些负面效应时,政府须承担起责任。政府作用的缺失将导致社会失衡,进而引发社会动荡和政治危机。  相似文献   
956.
伦理秩序是一种具有客观交往规则的关系结构,交往规则内源于人们的社会交往实践活动.随着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发展,被认为“虚拟实存”的赛博空间改变了“实际实存”中人与人的交往方式.它不但重现并重构了熟人关系,而且密切了陌生人之间的联结 源于网络社交的赛博空间伦理秩序由此萌生,它凸显交往自由的价值,高扬人的主体性,已渗透和影响到人类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的一切具体领域  相似文献   
957.
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畲族与汉族在历史上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并非和谐的心态秩序,此种心态秩序与畲族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关联,对于畲族社会发展有消极影响。由此而提出了建构畲汉心态秩序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相似文献   
958.
时间知觉阈限并非单个概念,而是依赖于不同判断标准在不同时间经验间的分层级的门槛,并可能对应着不同时距范围内时间信息加工的不同机制.研究用分视野呈现技术考察了大脑两半球在三种不同反应标准下测定的短时距刺激时间知觉阈限上的差异,结果表明:(1)三种反应标准和不同呈现方位条件下,极限法测定的时间知觉阈限存在显著差异,二因素的交互作用不显著;(2)就时间知觉阈限而言,左半球存在着时间信息加工上的相对优势;(3)"同时-非同时"的阈限最低,其次是"连续-分离"的阈限,最后是"先后顺序"的阈限.  相似文献   
959.
以哈耶克的自生自发秩序及文化进化论的文化观为视角审视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特征是统治精英阶层文化观念主导的"控制下的和谐"。这种和谐是建立在上下有别、尊卑有序等级结构基础上的和谐,是停滞的和谐。这种和谐由统治精英进行的家国合一统治模式、道德法律化、法律刑罚化等一系列精巧控制而形成。  相似文献   
960.
苏南乡村精英迁居城市的原因及其对原居村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乡村社会中精英群体的研究一直是中国农村社会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特别是对处于社会转型期中国农村社会性质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已有的很多研究都是把乡村精英固定在乡村社会当中进行研究,而忽视了精英的流动现象。本研究即是以苏南地区普遍出现的乡村精英迁居城市现象作为研究对象,试图分析导致乡村精英离村进城的原因和由此带来的对他们原居村庄的各方面的影响,以期加深我们对于转型期中国农村社会的认识,丰富乡村社会精英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