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4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17篇
管理学   428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3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78篇
理论方法论   79篇
综合类   699篇
社会学   265篇
统计学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205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941.
Few researchers have examined how organizational environments and framing processes simultaneously influence the diffusion of organizational practices. This article combines insight from major perspectives on the diffusion of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s and from social movement studies, and shows that the adoption of a program to address global climate change by U.S. municipalities is shaped by social contagion and organizational linkages, as well as by the actions of change-promoting agents. The findings emphasize the potential as well as the limitation of the strategic efforts on the part of innovation promoters to frame adoption in a way that will appeal to potential adopters.
Ion Bogdan VasiEmail:
  相似文献   
942.
Learning‐by‐doing and organizational forgetting are empirically important in a variety of industrial settings. This paper provides a general model of dynamic competition that accounts for these fundamentals and shows how they shape industry structure and dynamics. We show that forgetting does not simply negate learning. Rather, they are distinct economic forces that interact in subtle ways to produce a great variety of pricing behaviors and industry dynamics. In particular, a model with learning and forgetting can give rise to aggressive pricing behavior, varying degrees of long‐run industry concentration ranging from moderate leadership to absolute dominance, and multiple equilibria.  相似文献   
943.
企业的冗余程度与基于冗余的技术创新激励合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的分析框架,建立了企业员工基于冗余的技术创新活动的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委托代理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分析,得出了当企业冗余不足时、适度时和过多时等不同情况下的基于冗余的技术创新活动的最优激励合同的条件,同时.还提出了效率风险概念,从理论上解释了企业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做出重大贡献者往往并不能分享相应的份额.  相似文献   
944.
陈国权  赵慧群 《管理学报》2009,6(7):898-905
基于我国的235个企业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了管理者个人、团队和组织三层面学习能力之间的关系,发现:①这3个层面的学习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个人学习能力与组织学习能力、团队学习能力与组织学习能力之间的关系还受到管理者职位的显著调节作用,而个人学习能力与团队学习能力之间的关系则不受职位的调节作用;②个人学习能力通过团队学习能力的中介作用对组织学习能力产生影响,这对高层管理者而言,只是部分的中介作用;而对中层管理者,则是完全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45.
五国大学学术组织结构演进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大学学术组织结构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化过程.直至20世纪60年代,五国大学学术组织多为形态单一的三级结构,此后,日益呈多样化发展趋势.这一过程显示:大学学术组织结构的演进具有组织发展的一般特征而又独具特点;社会环境、权力结构、组织规模等因素对大学学术组织结构有重要影响;大学学术组织结构正向多样化灵便化信息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46.
以大连市内七个企业的221名员工为样本,通过问卷调查,获得组织文化和组织公民行为数据,对组织公民行为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五个共同因素,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考察不同组织文化类型下组织公民行为的差异.结果发现,不同组织文化类型中组织公民行为存在显著差异,活力型组织文化下组织公民行为表现低于其他三种组织文化类型.  相似文献   
947.
本文给出了一个关于执行力的确切定义:执行力就是有效率地决定事情并让他人去有效果地具体贯彻实施的能力。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建立了企业执行力的理论模型,假设战略导向型、制度导向型、文化导向型、激励导向型和能力导向型这五种结构变量对企业执行力产生显著影响。通过对12家中国核电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对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企业执行力受到组织学习、组织结构、企业价值、绩效管理、市场营销和人际关系这6个变量的显著影响。通过t检验和方差分析,证明个体特征与组织特征的差异会对自变量和因变量的认知产生显著的差异性,这就为企业领导者和管理者为提升企业执行力而采取针对性较强的管理措施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48.
基于情感反应的组织即兴成因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中,企业快速成长能力更多地依赖于临场应变的组织即兴。组织即兴往往是由情境变化所激发的组织情感反应,进而激活组织记忆和偏离原组织行动模式、并不断地适应新环境的组织活动,同时。本文剖析了组织情感与组织即兴行动之间关系,建立了组织情感会触发组织活动的即兴生成模型。模型研究发现,情感反应与组织行动之间的趋同性、组织情感反应的强度、以及改变行动的努力程度影响着组织即兴活动产生。最后,以星巴克的创新性活动为例进一步证实,组织即兴是组织情境激发的情感力所驱动的集体行动。  相似文献   
949.
工作满意感与建言行为之间关系看似简单、实则复杂,以往研究支持正反关系的观点都有,为了调和这一矛盾,本研究提出"U"型关系假设,并认为组织承诺对它们之间有着正向缓冲作用。以长三角地区17家国有企业的282名白领员工为样本,问卷研究结果没有支持"U"型关系假设,而发现两者成正向线性关系,情感承诺对两者之间具有正向缓冲作用。文章讨论了研究结果并对未来研究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950.
不同主体层次中组织知识转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不同主体层次中组织知识转化的影响因素及其研究假设,采用向每个样本企业发放三份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得相关的数据,进行深入地实证分析发现:需求-激励-联系是影响组织知识转化的最主要因素,信任和学习起到一种调节及保障的作用,而我国企业的组织知识嵌入程度不高;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在组织知识转化影响因素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各主体层次中的知识转化过程差异性显著;需求-激励-联系和学习对各个主体层次中知识转化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信任对个人层次知识转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团队和组织层次知识转化没有显著影响,嵌入对各主体层次知识转化都没有任何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