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75篇 |
免费 | 21篇 |
国内免费 | 10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8篇 |
民族学 | 2篇 |
人口学 | 13篇 |
丛书文集 | 92篇 |
理论方法论 | 13篇 |
综合类 | 640篇 |
社会学 | 38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36篇 |
2013年 | 47篇 |
2012年 | 47篇 |
2011年 | 70篇 |
2010年 | 47篇 |
2009年 | 55篇 |
2008年 | 48篇 |
2007年 | 46篇 |
2006年 | 70篇 |
2005年 | 60篇 |
2004年 | 64篇 |
2003年 | 53篇 |
2002年 | 34篇 |
2001年 | 30篇 |
2000年 | 24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任现品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1(4):84-88
小说是作家以自我经验为基础的特殊言说,这种言说不可避免地受制于言说对象与言说语境,中国当代小说对民国时代的叙述也不例外。由于民国时代自身的多面性与含混性,由于中国当代作家所生活的历史文化空间的不断变易,以民国时期的社会风貌和生活状态为主体内容的小说,随着讲述时代的不同而呈现出各自独有的面貌,从而使艺术世界中的民国时代成为一张不断被重新涂写的羊皮纸。 相似文献
32.
吴怀东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7-24
唐传奇无疑是来自于前代的文体,该文体获得娱乐精神从而性质发生转变显然有深厚的原因:一是唐代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二是前代"小说"之精神。先秦以来民间就存在着"小说"(说故事以求娱乐)传统,这类故事形成文字后就被收录在"小说"名录之下。唐传奇的产生过程,证明其确实继承了"小说"传统。正是"小说"娱乐精神融入叙事性的杂史、杂传以及宗教宣传,才改变了后者的文体性质,使得它们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小说——"传奇"。 相似文献
33.
元文广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149-152
意象是中国古典文论所特有的一个文艺理论范畴,通常被用来评诗、论画。意象论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经先秦、唐宋之后,到明代才迎来了意象论的真正成熟。明代人在讨论意象时提出了明确的理论观点,认为意象要衡当、意象要含蓄、意象要虚构等。这些理论观点在清代得到了进一步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34.
汤哲声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0(5)
20世纪中国现代大众传播不仅影响了中国现代通俗小说的发展,还影响了现代通俗小说的审美状态.从报纸、出版业、电影艺术等不同方面,现代大众传播催生了中国现代通俗小说的产生,影响了中国现代通俗小说的发展走向、表现形态,使之更具有了大众性.但是,它也带来了中国现代通俗小说的"新闻化倾向". 相似文献
35.
王春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2):59-61
科幻小说具有科学基因与文学基因的双重属性,这种双重属性从根基上决定了科幻小说与科技创新有着不解的情结,从科技探索的动力层面和科技成果的孕育层面论述了科幻小说的创新价值,以期引起人们对文学科学价值的关注。 相似文献
36.
何圣伦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8(5)
在苗族作家沈从文的小说叙事中 ,作者对话语权利的争取是其最明确的特征。其叙事视角的选择与转换调整 ,都是为了确定自己在小说叙事中存在的地位 ,确定自己在叙事中的话语权利。这一切与苗族文化口传心授的传承机制有着相同的文化心理动因和外在表现形态。沈从文对苗文化的认同 ,对苗族人文价值观念的认同 ,导致了他小说创作中相同于苗文化传承的叙事的产生 相似文献
37.
王平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3(3):44-46
从古希腊悲剧开始,不管哪个时期的悲剧文本,虽然有各自的形式,有诸多差异,但最终殊途同归,都有着相同的结局。悲剧意识几乎成为了文学作品的共同特征,值得一提的是,悲剧特色往往会与死亡意识相结合,让文学作品散发出较强的生命意识。海明威的文学小说作品凝聚了悲剧性和死亡性两大要素,让小说本身充满了对于生命和人性的拷问。 相似文献
38.
新小说肩负着匡世新民的历史重任登上晚清民初的主流文坛,对传统的检讨与对异域文学的吸纳,形成中国小说观念转型进程继承和反叛的时代特质。中国小说观念展示了社会文化和时代环境选择的巨大威力,中国文学气脉和小说精神在断裂与延续的文学生态中走向崇高,小说观念在自新和他新的文学征程中,实现了文类地位和审美取向的时代转变。 相似文献
39.
Ligia Bezerra 《Cultural Studies》2019,33(2):325-341
This article presents considerations about the status of literature as a commodity and writers as professional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These considerations are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Argentine writer Claudia Piñeiro’s Betibú (2011), which follows the story of an Argentine crime novel writer who becomes a ghostwriter after her latest novel receives harsh reviews for being considered commercial rather than literary. I argue that the novel in question points out misconceptions about the influence of the book industry on the aesthetic quality of literary writing, highlighting the need for literary criticism to look into everyday relations between readers, authors, and editors. 相似文献
40.
Svitlana Krys 《Canadian Slavonic papers》2018,60(1-2):136-158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ree novels by Ukrainian realist Ivan Franko (1856–1916): Dlia domashn'oho ohnyshcha (For the Home Hearth, 1892), Osnovy suspil'nosti (Pillars of Society, 1894), and Perekhresni stezhky (Fateful Crossroads, 1900). Previous scholars saw elements of crime fiction in these works, but the actu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genres of crime fiction and realism has not been fully developed. By studying the conventions of crime fiction, along with its antecedent, the Gothic, and their influence on Franko, the author shows the make-up of the early Ukrainian crime fiction genre and points to its importance in understanding Franko’s vacillation between realist and modernist tendencies. As she argues, the scales of his vacillation are tipped toward modernism in its decadent form, an existential void that characterized fin de siècle Europe. Hence, Franko’s “ideal” or programmatic realism (defined by Franko as a literary style with a didactic tendency aimed at educating society), which he introduced under the appealing cover of crime and Gothic motifs, ultimately failed him. The author proposes that it is the creative modes (Gothic and crime fiction) that Franko chose for voicing his ideas about social reforms that led him, unsuspectingly, away from his programmatic goal and toward the decadent aspects of modernism.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