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7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2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26篇
社会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9 毫秒
141.
受东方文化的影响,我国城市社区治理具有关系型治理的特点,研究构建东方文化的城市社区关系型治理模式与机制意义重大。运用文献查询法归纳出关系型治理的时代内涵及其文化特征,提炼出东方文化下城市社区关系型治理的特点,通过深度访谈、专家咨询和归纳法等方法,提出构建城市社区关系型治理的共生模式、机制和相关对策,化解城市社区管理矛盾和冲突,提升管理效率和效果,为提升城市社区管理水平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42.
以易文化为底蕴的东方科研范式是人类文明中不同于西方文明的另外一种结晶,她努力从更高的角度——道的层面来整体认知世界,以经过特殊训练不同于常人“圣人”为科研的主体,以人类自身某种特殊的临界状态作为科研的工具与方法,使用有别于现行文字体系的文化符号系统作为自身的语言系统,以“制器尚象”的方式进行着科研实践.在后现代社会,西方文明的弊端日益凸显的时候,正视不同视角下的文明,走文明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的道路才是真正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43.
从《红楼梦》诞生之日起 ,关于林黛玉的话题就没有中断过。欣赏者有之 ,贬抑者亦有之。然而痴爱也好 ,憎恶也好 ,都从不同侧面证明了这一艺术形象的不朽魅力。因而对这个多年来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 ,本文试借助原型批评理论来深层挖掘林黛玉这一艺术典型的内涵 ,力图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加以诠释。  相似文献   
144.
在对马克思晚年的跨越论与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具体理解上 ,仍有许多问题值得推敲。落后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再次验证了社会革命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具有必然性 ,落后国家的率先跨越本身是对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自我否定。在特定历史条件下 ,落后国家不仅能跨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而且也能跨越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145.
自从中国进入男权家族社会,女性便作为家族财产被划定了身份.忍、柔、美既是男人为女性设定的偶像与规范,也是女性终生奉行与追求的目标.20世纪中国社会文化的转型,极大地触动了女性价值观.本文从民间(家族)文化的角度,剖析了女神和女巫两种女性身份及其审美内涵.指出作家们对女性偶像的塑造与颠覆,反映了社会的女性价值观的嬗变,显示了作家们复杂的文化与审美心态.  相似文献   
146.
从先秦到唐代,西王母信仰已随着人们崇奉她的方式而经历了多次转变,特别是六朝时期,在道教神学体系中,西王母从神话女神到道教女仙的重要转变,不仅是西王母信仰的重要发展,也是道教构建其女仙谱系的基础。唐末杜光庭《墉城集仙录》总结了六朝以来的西王母道教形象演变,对西王母信仰和道教神学体系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7.
在《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中,马克思虽然没有直接回答巩固、发展东方社会农村社会主义因素的问题,但是在论述俄国村社的二重性特点和相应的发展趋势中已经提及了相关思想,具体表现为:解放农民,实现人的独立自由性;革命胜利后,立即逐步进行;限制私人财富的逐步增长和积累;实现土地由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开展大规模机器生产和实行劳动组合关系;国家资金支持;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占有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的成果。  相似文献   
148.
郭沫若的《女神》是时代的最强音,充分反映了诗人强大的创造力和浪漫主义的个性。郭沫若高出同时代诗人的地方,是他在“绝端的自由”的诗形中贯注了真正的诗情,坚持了他情感一元论的诗学观点。他的狂放的诗风主要与惠特曼有关,他的泛神论具有时代的内容,《女神》不是那种历久弥新的艺术品,它是新诗源头的一座丰碑。  相似文献   
149.
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由感性的具体上升到理性的抽象,再从理性的抽象到理性的具体的再现,即马克思所说的两条道路。如果认识事物仅仅停留在第一阶段,则会导致对事物认识的不深刻,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从而也就不能进行创造性的活动,例如中国古代数学的传统尽管表现出鲜明的社会性和实用性,但缺乏对认识事物的进一步抽象,因而不能达到对于认识对象的本质的把握;同样如果仅仅强调第二阶段,而忽略感性的基础,则认识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古希腊的数学传统正印证了这点。近代数学尤其自数学分析的出现以来,之所以枝繁叶茂究其因正是遵循了马克思的认识论,即两条道路的完美结合。从——数学发展的历史进程所印证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人类正确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150.
《东方杂志》是民国时期著名报刊之一。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东方杂志》刊登有关乡村建设的文章围绕"乡村地位重要"、"乡村建设必要"展开论述,在乡村土地、教育、合作、自治、引进人才以及金融改革等方面提出了种种建设方案和构想,为乡村建设运动的发展创造了很好的舆论环境,反映出社会对乡村现代化问题的普遍关注,成为解读民国乡村建设思想的窗口,也为当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