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6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9篇
民族学   19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134篇
理论方法论   24篇
综合类   622篇
社会学   7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21.
通过对话本和本事的分析比较,我们可知话本基于本事而进行了脱胎换骨的创造,如通过改变故事时间、地点和人物,增加环境描写、重视心理描写等。正是这种再创造使本事(文言小说)和话本小说在文体上有了根本的区别。  相似文献   
722.
“述而不作”与“辞达而已”均出自《论语》,且都是富含诠释学精诣的命题,前人多分别进行过论述。今将两者放在同一个诠释学理论的平台上,以求更好地揭示出这两个命题间的内在关系。我们今人对“述而不作”的理解是建立在“辞达而已”的基础之上的,“述而不作”对元典或经典的诠释态度最终凝结于语言得以表现,“辞达而已”恰好囊括了我们对“述而不作”诠释的维度。  相似文献   
723.
在各种不同的语言中,颜色词是指用来描述不同事物颜色的单词。当这类词语表示颜色本身或含有相同的含义时,可直译。但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言背景,颜色词在英语和汉语中会分别表示不同的象征性意义,可意译。通过对这些颜色词的引申含义的对比来介绍它们在英汉两种语言中不同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724.
《白鹿原》修订版与原版删改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宝仁 《唐都学刊》2004,20(5):11-17
陈忠实的《白鹿原》初版与修订版印数都大 ,影响也大 ,值得比较研究。修订版删改原版 2 2 6 0多字。对书中人物评论政治斗争的内容进行删改 ,也对性描写内容删改了较多文字。删改也有得失。两种版本各显特点 ,各有千秋 ,皆行于世  相似文献   
725.
”意象“是东方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 ,日本著名的美学家今道友信认为东方美学是“基于意象的思考” ,而当代西方美学家在关注当下的美学时其焦点也聚合于对意象的思考这一点上。鉴于意象在当代美学中的重要意义 ,我们着重就东方美学背景下的原始意象的表现形态进行初步的梳理整合 ,为繁荣 2 1世纪东方美学做一点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726.
原始巫术思维是建构天人合一审美关系的基础,而基于原始思维建立的天人合一关系,奠定了中国人审美心理的基础.原始巫术思维和巫术实践促进了原始先民审美心理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727.
一般认为 ,比喻的基础必须是本体和喻体之间存在相似点。本文认为比喻的形成确有以相似点作为连接点的 ,但是同时指出语言中也存在另一类比喻 ,即以语音语义为主观联想的基础。文章对比喻形成的主观因素、客观因素以及主客观综合因素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728.
从狭义的"事由联系"与广义的"事由联系"的比较入手,可以进一步阐明"事由原则"被全盘否定的不合理性。论证"事由原则"在档案整理过程中的可应用性和重要性,以及"事由原则"回归档案基础理论体系的必然性,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729.
道是老子哲学中之核心概念。依据清代哲学家戴震的解释学思想,运用现代语言哲学与分析哲学方法对老子哲学中“道”概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老子哲学中“道”具有多重意义,其中“本原之道”与“规则之道”是老子道概念的基本内涵。作为“本原之道”,意谓道是万物的总根源,可以从存在论与演化论两个角度去考察;作为“规则之道”,意谓道所蕴含的规则属于次生意义,可以从“天之道”和“人之道”两个方面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730.
通过具体考察萧统文学批评思想可以看出,其折衷意识明显受到佛教三教会通思想和不偏不倚的中道方法的影响。由此可见,梁代佛教思想是影响萧统折衷意识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