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2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31篇
管理学   63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55篇
人口学   125篇
丛书文集   345篇
理论方法论   123篇
综合类   2372篇
社会学   225篇
统计学   12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193篇
  2008年   174篇
  2007年   250篇
  2006年   238篇
  2005年   232篇
  2004年   224篇
  2003年   208篇
  2002年   170篇
  2001年   153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This essay responds to Lamont’s (2011) article “How Has Bourdieu Been Good to Think With? The Case of the United States,” which appears in this issue.  相似文献   
72.
近年来,我国的美学研究蓬勃发展,美学基本原理探讨成效显著,中外美学史梳理有条不紊,部门美学研究异彩纷呈,流派美学研究乐此不疲。其主要特征有五:一是参与者众,成果五花八门;二是师承关系明显,排异性强;三是教材各异,令人无所适从;四是思辨者多,实验取证者少,归纳总结者多,创新者少;五是学位论文俨然成为新见主产地。研究方法主要有哲学思辨法、心理还原法以及语义分析、经验主义、社会学、历史学、系统论等。不足之处即为缺乏理论创新,鲜有大师级人物出现,故此未来之研究应以创新为第一要务,力求把深奥难懂的美学理论阐发得通俗易懂。  相似文献   
73.
科技术语在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是一个复杂的语义匹配过程,如何在考虑相关术语使用现状的基础上将新产生的科技术语准确翻译为其它语言是科技工作者和术语研究者关注的重要问题。以语义场理论为分析框架,通过分析以"水资源管理"及其相关术语为代表的英汉互译,结果发现:不同科技术语在同一语义场所涵盖的语义范围将会随着相关研究深化带来的术语界定细化而发生相应的动态变化;新兴科技术语的翻译要充分考虑其所在语义场其它相关科技术语的翻译先例和使用现状所带来的影响,在翻译准确性和解读便利性之间做出适当的平衡。这是造成"水资源管理"及相关术语英汉互译处理极为复杂的重要原因之一,需要科技翻译者在工作实践中多加注意。  相似文献   
74.
75.
梁宏 《南方人口》2016,(1):51-6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劳动力状况作为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然而,基于劳动力就业身份的雇员群体的描述性分析非常少。因此,本文利用2012年中国劳动力态调查(CLDS)数据,详细描述了他们受雇条件、受雇情况、劳动收益、工作状况及劳动侵权状况、工作评价及工作价值观;同时,分析了不同性别、年龄层及不同地区雇员群体在上述方面存在的差异,并对这些差异进行了一定的讨论,希望对相关劳动政策的制定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76.
Having been relatively old at school tends to have a long lasting positive effect on professional achievement, in particular in competitive environments (sports, politics). We investigate the roots of this pattern and study whether the relative age position of children at school plays a role in shaping their preference for competition. We run a controlled experiment in high schools across two states in Australia. Our participants are students who are the very oldest or very youngest in their classroom. We elicit their preference for competition using the Niederle and Vesterlund (2007) task and find evidence of an effect of relative age. This effect is concentrated on male students. We find no differences in self-confidence, and risk attitudes between relatively old and young student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observed pattern may come from pure preference for competition.  相似文献   
77.
当研究者进入田野,田野对象就会试图将研究者放置在一个位置上,而研究者也会给自身寻找一个适合的位置.田野对象对研究者的定位反映的即是一般的社会性别价值。通过对12位女性研究者进行访谈,拟了解女性研究者是否因自身性别而遭受困境,其性别先前理解又是如何影响她对于性别差别遭遇的反应的。结果发现,虽然处于不同的年龄、专业领域,拥有不同的生活阅历,女性研究者在田野中的经验却有着相似之处。即她们的专业角色被忽视,更多地被视为传统女性的角色。在这一现实背景下,为了使研究能够顺利进行。女性研究者通常的选择是表现得有礼貌或者不得不忍气吞声。  相似文献   
78.
《Sociological Forum》2018,33(3):596-618
Research on the transnational diffusion of ideas and practices shows how cultural objects go through translation, adaptation, and vernacularization when implemented in new localities. Less attention is given to the translators themselves and their heterogeneous and often conflicting visions. Drawing on the notion of transnational social fields (TSF s),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how cultural objects get vernacularized differently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TSF , demonstrating how processes of translation reflect larger social and political struggles over questions of identity. As a case study, we focus on the attempt of actors from Israel and the United States to institutionalize spiritual care in Israeli health‐care organizations. The analysis reveals how spiritual care functioned as a porous cultural object, open to a wide range of interpretations and debates. While actors in New York saw in spiritual care the opportunity to bridge to Israeli Jews and create a global Jewish identity, Israeli actors split between using spiritual care as a vehicle for creating a local Israeli Jewish identity and seeing in spiritual care the opportunity to establish universal identities, broader than the Jewish one. The disagreement and conflicts between the groups influenced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turning it into a contentious struggle that involved different positions on the continuum between particularism and universalism.  相似文献   
79.
《齐民要术》是中古时期口语性较强的一部农业科技著作,书中使用了较多复合词,有的复合词意义相近或相关,彼此聚合成群,形成了不同的同义词词场。这些同义词词场中的复合词在构词上都有相同的特点:即构成复合词的两个语素单用时意义相近或相关,这样的复合词应是当时的语言社团根据已有的并列式构词法创造的新词。在汉语词汇的历时发展中,《齐民要术》中使用的同义复合词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结果:由曾经常用的单音词作语素构成的复合词或易于通过隐喻机制形成新义的复合词使用频率相对较高,生命力相对较强,在竞争中也相对较容易发展成汉语中的常用复合词;使用频率低或难以产生隐喻引申义的复合词很容易退出语言交际领域,从而成为汉语词汇历史发展中某阶段的陈迹。  相似文献   
80.
凌纯声先生1930年的赫哲族田野调查是中国民族学和人类学界一次科学的实地调查,具有开创性意义.本文从现代中国提倡和注重实地调查研究的学术背景来审视这次田野调查.上世纪20年代后,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逐渐从吸收传播"西学"向研究中国历史、社会、民族文化转变,朝着"本土化"的方向努力,从而形成了提倡实地调查研究的学术风气,而且中国学者进行了多次学术实践.这次田野调查与那个时代的学术背景密切相关,并且体现出其学术背景.本文还论述了蔡元培先生与这次田野调查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