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2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19篇
管理学   19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3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44篇
丛书文集   158篇
理论方法论   163篇
综合类   914篇
社会学   374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189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师德师风建设是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当前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还面临一些现实困境:工作重心转移, 方法手段单一且落后,教师人格养成的后现代嬗变,市场本位导向下的思想政治工作主体地位嬗变。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就必 须进行观念创新,以高校青年教师为主要对象,以师德师风建设为主要内容,充分占领网络制高点,注重实效,以机制构建和路 径创新为核心,增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效。  相似文献   
22.
青年教师是高等院校的未来,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质量。加强高等院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是高等学校的一项既重要又紧迫的战略任务。本文分析探讨了当前高等院校青年教师的思想状况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强高等院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  相似文献   
23.
在马克思创立新世界观的过程中,费尔巴哈对青年马克思的思想变化发展有过深刻的影响,但不能由此推断青年马克思曾是费尔巴哈式的人本主义者。因为青年马克思哲学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内在线索,同时两者的哲学性质不同,追求的个人与社会生活的目标不同,关注问题的角度不同,考察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亦不同。  相似文献   
24.
从吴宓到鲁迅,再到后来的研究者,都将<史地学报>和<学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将前者的核心人物、诸位同人和刊物本身三个层面与后者进行比较分析,不仅可以揭示1920年代在南京乃至全国学界甚有影响的两份刊物之间的密切关系与异同所在,同时也可展现当时相关学术群体的学术风貌.  相似文献   
25.
在未来一段时期,我国面临的就业压力依然很大.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自主创业是一条重要途径.为此,青年学生要注意培养自我创业的意识和企业家精神.学校应建立学生创业长效机制,在课程设置等方面加大创业型学生培养力度.近几年来,政府及有关部门,正努力为青年学生自主创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26.
近十年来中国内地学界对焚书坑儒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仅研究方法丰富,成果数量较多,而且学术争鸣与商榷颇多。但同时也存在着创新性欠缺、重复研究以及学术不严谨、主观主义色彩浓厚的现象。今后的研究,应当将“传统”与“现代”二元对立研究的视野、方法一定程度地运用到“焚书坑儒”的研究上来,并注意“焚书坑儒”的举措与秦帝国维护...  相似文献   
27.
幼儿园教师专业性的重要体现是通过观察和解读儿童,为儿童提供适宜的支持,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通过问卷调研福建省1062名幼儿园新教师观察能力现状,从确定观察目标、选择和运用观察方法、筛选观察信息和观察记录以及观察分析和支持四个维度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幼儿园新教师具备较强的观察意识,但是观察能力普遍处于低水平观察。新教师的观察能力在学历、幼儿园等级、幼儿园性质、幼儿园所处地域上呈现显著性差异。研究建议:完善职前课程培养体系,通过情境式的研训方式提升新教师的观察能力。  相似文献   
28.
29.
A debate on masculinity and immigration rose across Europe in 2015 after an incident with sexual harassments taking place in Cologne, Germany. The incident refuelled a debate positioning unaccompanied young men as a possible threat.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a research project where we during this time ethnographically followed 20 young men, having arrived in Sweden as ‘unaccompanied’ minors. The aim is to examine how the young men themselves talk about, reflect on and negotiate masculinity and gender during this period. The article concludes that masculinity cannot be approached as something stable easily being inherited or transferred from one’s origins. One difference for ‘unaccompanied’ young men is how conflicts or tensions emerging in relation to issues of gender and masculinity tend to be interpreted differently, and publicly, putting the young men in a ‘gendered situation of questioning’.  相似文献   
30.
Understanding why socially marginalized individuals, such as lesbian, gay, bisexual, transgender and/or queer (LGBTQ+) people, participate in research can improve qualitative research designs, as well as social services and policies. In providing a participant-centered foundation, we interviewed 65 LGBTQ+ young adults and asked “Why are certain LGBTQ+ young adults motivated to engage in qualitative social science studies?” Many LGBTQ+ young people said they were committed to enacting social change and promoting advocacy. Participants also highlighted support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knowledge production. Finally, LGBTQ?+ participants engaged with research to introspectively analyze their identity development processes. These findings can facilitate access to socially vulnerable and underrepresented groups through a methodological focus on participant benefi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