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9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通过平均收益率计算方法,系统地比较了沪市和深市短期过度反应行为及其后的累积超额收益率变化特征。本文的研究认为:当股票发生负向的异常波动时,沪深两市都表现出明显的过度反应现象,但是如果考虑交易成本,则累积超额收益没有经济意义;而在股票发生正向异常波动后,过度反应现象不显著;统计检验结果和回归模型结果都证明了我国证券市场不存在明显的"1月效应"或者"2月效应"(也称做"新年效应"),而是存在明显的"3月效应"和"12月效应"。股票在发生正向的异常波动时,沪深两市事件日的波动幅度与其后的累积超额收益的波动幅度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而在发生负向的异常波动时,两市均在第5天后表现出明显的强相关特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理性预期均衡框架,分别在私人信息外生和内生获取的条件下研究知情交易者对新信息过度反应与价格泡沫之间的联系。研究发现:在私人信息外生获取的情况下,知情交易者对新信息过度反应会提高价格信息量。在私人信息内生获取的情况下,过度反应挤出了私人信息的生产,导致价格信息量降低,价格泡沫由此形成,此时流动性可能呈先降低后提高的U型变化。这为管理层加强私人信息披露和弱化投资者的过度反应程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采用事件研究法,选取盈利信息作为反应事件,检验我国股票市场对盈利信息是否存在过度反应现象。考虑上市公司盈利的变动和不确定性,根据盈利变动指标值来划分赢家组合和输家组合,考察组合在年报公布后1年和3年两种检验期内的累计超额收益,用1992~2000年沪深两市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我国股市长期对盈利信息不存在过度反应,与国外股市的反应模式不一致,实证结果可由中国股市发展的特征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14.
基于ANST-GARCH模型,我们利用美国、英国、日本和中国证券市场数据实证检验了时变理性预期假说,发现国际证券市场普遍存在非对称均值回归特征,非对称性源自投资主体对坏消息的过度反应和对好消息的反应不足,过度反应假说成立。同时,除日本以外的市场风险补偿具有时变特点,但预期收益与风险的正相关在利空消息冲击下并不成立,因此,结论不支持时变理性预期假说。  相似文献   
15.
刘迪 《管理工程学报》2015,29(2):240-250
本文以股价单日涨跌停事件为研究对象,检验了在基本面信息、概念信息、行业信息和其他信息下的股价事后反应。本文以分析师评级报告作为基本面信息的代表,以概念股和行业股异动作为概念和行业信息的代表。实证结果发现:涨停和跌停后,有基本面信息的样本组出现动量效应;涨停后,有行业信息和其他信息的对照组样本有相同的反转效应,概念信息样本组有更严重的反转效应;跌停后,所有信息下的样本都没有出现反转效应。本文的研究表明,涨跌停时,投资者对异质信息有不同的反应:投资者对基本面信息存在一定的反应不足;涨停时投资者对行业信息和其他信息反应过度,对概念信息反应过度更为严重;跌停时投资者对于所有信息都不存在反应过度。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异常收益率来研究我国封闭式基金对2008年4月24日印花税下调的反应,实证表明封闭式基金在事件日前后表现出价格的上涨和回调现象,无论从市场还是单只基金的角度来看,我国封闭式基金对印花税下调都不存在过度反应。本文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封闭式基金对股票市场当时的基本面仍持悲观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