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9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56篇
管理学   8篇
民族学   27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2篇
丛书文集   714篇
理论方法论   91篇
综合类   3365篇
社会学   2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215篇
  2011年   226篇
  2010年   215篇
  2009年   246篇
  2008年   240篇
  2007年   396篇
  2006年   378篇
  2005年   395篇
  2004年   403篇
  2003年   340篇
  2002年   288篇
  2001年   228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71.
巫术在远古时代是人们生活的核心,汉字是先民以概念的形式和理性的认识对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的分析和概括。本文旨在通过"对鬼""﹑巫""﹑修""、姅"等相关汉字初形、语义场的分析,采用逻辑分析的方法,以考察原始巫术的源头发生,追踪其流变历史,探析其形式背后的规律。我们认为,巫术的实质是一种错误联系,"但公众巫术"在历史发展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对巫术应进行辩证的认识。  相似文献   
72.
人间佛教思想与儒家人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以来,西学东渐,中国社会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历史不断发生变迁.在中国历史大转变,中国佛教日趋衰落的严重时刻,被誉为近世新佛教领袖的太虚大师(1890-1947)敏锐地觉察到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和时代脉博,倡导"人间净土"说,并相应地提出了"人生佛教""人间佛教"的理念.此外,印顺(1906~)、赵朴初(1907~2000)等也对人间佛教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考察了不同学者的看法,并将人间佛教说与中国儒家人学思想进行比较,探寻其异同,这对于探讨人间佛教的建设,推进佛教适应现代社会的变革和发展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73.
对微观辨证整体化研究 ,认为目前一是应该对大量的前期研究工作进行总结 ,对异病同证者及同病异证者的宏观症状进行循证医学研究 ;对异病同证者及同病异证者的微观指标进行循证医学研究 ;最终寻求宏观整体指标与微观整体指标的结合 ,从而使微观辨证升华到微观层次上的整体化水平。二是进行基因组学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 ,寻找与中医证候相关的基因组 ,从而实现中医证候研究的基因水平上的整体化。  相似文献   
74.
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知识性与思想性的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的世纪,国内外形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性与思想性的统一,是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前的大问题,文章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5.
以宁夏回族民间故事为例,着重对回族民间故事中所蕴含的家庭伦理、公共伦理和生态伦理思想内容进行了梳理、归纳和概括。认为回族民间故事中的伦理思想具有明显的宗教性、易接受性、时代性和朴素性特点;其中的优秀伦理思想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大力弘扬,其消极成分应予以摒弃。  相似文献   
76.
高校传统行政型教学管理及其思维范式的弊端暴露无遗,已经不适应时代进步和教育发展的要求,适应性思维范式将成为新时期高校教学管理的指导思想。教学管理适应性思维范式是一种强调适当分权、对外部环境和内部要素的变动采取灵活应变态度的一种思维方式,对我国高校当前和今后的教学管理改革有着许多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77.
培养创造性人才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推进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是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五个方面的体会,并经实践证明,效果显著。只要坚持下去,一定能够实现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78.
晚唐时期,古文式微,骈文复兴。以古文起家的李商隐拜骈文大家令狐楚为师,转以骈文济世。但李商隐心存古文道义,其古文创作既受韩愈古文思想精髓的熏染,又有独立清醒的文道观念和文体意识。李商隐古文存世篇目虽不多,但涉及文体种类丰富,以议论、抒情和记人叙事为主的文字各有特点,议论文字笔锋犀利,抒情篇章笔势流畅,记人叙事笔法简约。受古文观念影响,他的骈文既远追六朝骈文华美文体本质,又融入古文雅颂正声,以情动人,与晚唐诸家骈文相比,别具一格。  相似文献   
7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当代中国、把握世界大势,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有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学习和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将其视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习近平治国理政提供了总的方法论遵循。辩证唯物主义特别是其中的实事求是的实践观、事物联系发展的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矛盾观提供了思维方法的总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主体地位的思想和群众路线群众观点则贯穿于其治国理政全过程,彰显着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自觉、理论自觉与实践自觉,奠定了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整个基石。  相似文献   
80.
顾炎武不仕贰朝的道德形象被晚清以来的政统与道统肯定。学界将顾炎武不仕贰朝的原因归结于个人超群绝伦的道德品质,这种解释既无视顾氏与新朝频繁接触的史实,也没有考察顾氏不仕贰朝的具体原因。要解释顾氏思想与行为的变化应该到清初制度环境中寻找,清政权实施一系列的汉化与尊儒制度,为顾炎武等人与清政权的接触提供了制度环境。顾炎武与清制度共同推崇的儒家思想是二者耦合的思想基础。顾炎武的思想与行为是现实的,他的形象也应是具体的、相对的,而不是抽象的、绝对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