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0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10篇
民族学   3篇
人口学   31篇
丛书文集   73篇
理论方法论   26篇
综合类   283篇
社会学   31篇
统计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This article shows that people's perception of their position in society is strongly correlated with their level of happiness, and thus that differences in happiness levels among countries in different welfare state clusters are influenced by people's perceptions of their relative position in society (subjective position). The study drew on data from the European Social Survey. Two important findings emerged from the analysis. First, an individual's subjective position in society is a more important predictor of happiness than objective measures such as income, education and labour market position. Second, the link between individuals’ perceived position in society and their level of happiness is moderated by the welfare state. In the Nordic countries, people's perceptions of their position in society have less influence on happiness whereas in Eastern European countries we found a strong connection between subjective position and happiness.  相似文献   
12.
传统士人园林对于其人生的完满与人格理想的构建意义重大,时至宋代,士人园林发展已极为成熟完备,地处华夏之中的洛阳更是荟萃了当时士人园林的精华,在众多园林中,独乐园虽小,却因有了司马光人品之涵养而独树一帜,别具一格,在传统士人园林中占有一席之地。独乐园为司马光赋闲洛阳时所建,它蕴含着司马光的处世态度与价值观念。所谓"独"与"乐"别具一番深意,对司马光而言甚为重要,既反映了司马光当时的人生状态,也寄托着他的人格理想,即一方面是著书立说、上师圣人、下友群贤、徜徉山水的自在人生,另一方面,则省分知足、独善其身、坚持原则的人格操守。  相似文献   
13.
高一飞 《学术探索》2005,42(4):137-142
人性解放的目标是自由、平等、幸福,我国现行高等教育体制是一种有悖自由、平等的体制,我们应当通过废除高等教育的计划统招制度,使高等教育产业化、学生管理多样化、学术行为民间化,从而使高等教育形成自由、平等的教育机制,同时也使它成为整个社会产生自由、平等思想和观念的摇篮。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生活方式与传统文化的本质规定性紧密相连,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或表现。这种生活方式是在传统文化的幸福思想、幸福理念的指导下,能够使人们较好地遵循幸福原则去追求和获得幸福,从而内在地具有幸福功能。无论是传统的劳动与交往生活方式、消费生活方式,还是闲暇生活方式,抑或是精神生活方式,都合乎并体现出幸福的和谐性、共享性、简单性、适度性、精神性等本质特征。因此,中国传统生活方式本质上就是一种幸福生活方式。我们应该用辩证的眼光,从中萃取一种有益于现代人身心健康发展的生活理念和精神元素,继承和发扬优良的传统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5.
在卢梭的伦理思想中,幸福观是一个被忽视的主题。卢梭认为幸福就在我们自身,它和知识无关,也与财富地位无关,本质上是一种自由处境。人类最自由、幸福的生活是一种本性的生活,即自爱、怜悯和善的生活。只要按照人自身具有的这三种本性生活,就一定会找到通往幸福的道路。卢梭的幸福哲学对现代社会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幸福与尊严的心理和谐之源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是"为人民服务"在当代的最为直接、具体的表达和体现,也是建立和谐社会应实现的目标。由于心理和谐是幸福与尊严的基础和源泉,因此要使人幸福、有尊严,就需要采取有效措施维护和提升人的心理和谐,包括自我心理和谐、人与事的心理和谐、人际心理和谐、人与自然的心理和谐、个体与群体和社会等的心理和谐。  相似文献   
17.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幸福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在此基础上的幸福感教育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对于创新思政工作的方法和构建和谐社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文章对幸福感教育的路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Is the Study of Happiness a Worthy Scientific Pursuit?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This paper critiques the view that the study of happiness is not a worthy scientific pursuit. The happiness set point and hedonic treadmill theories denote the complexity of increasing happiness levels due to genetic limitations and adaptation, however, there is mounting evidence to suggest that with the use of appropriate measures and specific interventions aimed at fostering strengths and virtues, happiness can be increased. Furthermore, the benefits of investigating methods for increasing happiness include improvements in physical,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health and well-being. It is concluded that approaching human needs from a top down or holistic standpoint where individuals can use their strengths to overcome life’s challenges, is beneficial to health and well-being. Hence, the study of happiness is a worthy scientific pursuit.  相似文献   
19.
幸福是人生的主题,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对于即将迈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对幸福的渴盼更是他们寻求发展的动力。因而,对大学生进行幸福感教育,引导他们客观认识社会问题,树立科学、理性的幸福观,培养他们感知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帮助他们实现对幸福生活的建构,不仅是大学生的意愿,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更是高等学校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人人渴求幸福,但不同的人对幸福有不同的理解,"幸福百态,滋味自知"。电视连续剧《老大的幸福》用小人物的人生、平凡的故事开掘人生的大道理,它很好地解答了社会转型期人们迫切关注而又不断追问的普遍问题:什么是幸福,怎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