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0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10篇
民族学   3篇
人口学   31篇
丛书文集   73篇
理论方法论   26篇
综合类   283篇
社会学   31篇
统计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纵观历史,各哲学派别对待幸福问题的总态度可集中地表现为:享乐主义幸福观、禁欲主义幸福观、功利主义幸福观,但究其实质,却都未能给出幸福内涵的满意解答,究竟什么是幸福、如何追求幸福始终困扰着人类。在科技如此发达的当今社会,幸福问题更成为日渐富裕起来的人们所思考和追寻的焦点,因而本文试图反思历史上主要幸福观的思想本质,界定幸福的内涵,倡导以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来指导人们追求幸福。  相似文献   
112.
对兰州市部分高校本科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制订的定式型幸福感量表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大学生幸福感与性别、年级、生源地、家庭背景、社会支持有着直接的关系,以此从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给出一定的意见和建议,以提升大学生感知幸福、创造幸福和获得幸福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3.
探索的道路     
托尔斯泰在其文学作品和现实生活中都在探求生命的意义。从安德烈、彼埃尔、列文和聂赫留朵夫,可以看到托尔斯泰由“生”的困惑到“生”的解惑的过程,以及他由寻求自己灵魂幸福到为别人活着的探索道路。托尔斯泰晚年的出走则是他在生活中最后完成了探索的道路。在托尔斯泰毕生的痛苦与困惑中,我们看见作为俄罗斯人独有的对生命意义的追问。  相似文献   
114.
关于如何选取恰当的消费方式的问题,目前还存在一些误区,如果从对比消费的幸福感与代价入手将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消费是以代价换取幸福感的过程,个体对消费的评价和衡量,取决于消费幸福感的程度大小,也取决于消费代价付出的多少。消费的幸福感与代价之间密切相关,但不是亦步亦趋的同步升降关系。个体可从提升消费幸福感和控制消费代价两方面努力,深入比较各种不同的消费方式,以在消费和幸福之间建立恰当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5.
道德是人们借以调节生活和人际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同时也是人们的一种自我理解方式。市场道德是以个体利益为导向的社会规范和自我理解方式。幸福是人们的目的得到满足的一种平衡状态以及人们对这种平衡状态的感受,它作为一种普遍的目的而构成了生活的本质内容。对个体利益的尊重与强调,是现时代的一项伟大成就,但个体利益的实现仅仅是生活幸福的一个方面。市场道德有助于生活幸福的实现与提升,但更完满的幸福则有待于对这种以个体利益为导向的市场道德的超越。  相似文献   
116.
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对于纳税人具有更为直接的激励作用。现行企业所得税法中有大量的税收优惠措施来引导纳税人的经济行为。但在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方面的优惠政策则存在种种问题,使得现行的优惠政策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功效。针对现存问题,建议对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作出调整,降低原有优惠政策的适用标准,给予新兴产业和接替产业更为优惠的税收政策,加大对第三产业和农业的企业所得税政策支持,以此来更好地发挥税收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7.
法律是以人为逻辑起点,幸福作为人生的终极追求和追求的永恒价值,理应成为法律关注的焦点。但由于幸福观念的扑朔迷离与人类文明中的公共领域的萎缩和人的价值观念多元化,导致幸福缺位于现代法律价值。作为"幸福"观念的承载:正义、自由、秩序,是现代法律的三大价值,而且是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但幸福的替代物之所以是替代物,在于它不可能替代幸福的本体价值功能。所以,幸福本身终极的价值意义最适合作为法律的终极价值。  相似文献   
118.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contributions of orientations to happiness (pleasure, engagement and meaning) to subjective well-being. A sample of 12,622 adults from the United States completed on-line surveys measuring orientations to happiness, positive affect, negative affect, and life satisfaction. A sample of 332 adults from Australia also completed these surveys as well as a measure of the big five factor personality traits. Hierarchical regressions generally supported the hypothesis that the three orientations to happiness predict subjective well-being (satisfaction with life, positive affect and negative affect) beyond sociodemographic variables and personality. Meaning and engagement explained the greatest variance in all three components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Overall, these findings support the importance of a eudaimonic approach in addition to the hedonic approach to achieving happiness. Moreover, findings were relatively consistent in both the Australian and US samples. Some of these data were presented at the 8th Australian Centre on Quality of Life Conference, Melbourne, Australia.  相似文献   
119.
自格林·考奇教授在其专著<发展人类学>中首次提出了"发展人类学"之概念伊始,种种对于发展概念之讨论与争辩从未停止.建诸于西方话语霸权视角下之应用人类学已然于困境中试图经由发展人类学获致"重生".然则,发展概念之帝国误读性、衡一发展模式之强植、发展之经济理性最大化、传统与现代之二元分野皆于渐趋远离他者在地哲学之维下不断切割着学术与应用间之"互惠".本文,试图经由发展人类学少有关注之"幸福感"相关问题之探讨,由此,使发展人类学之"发展"概念从"幸福感"之心理层面获致突破与惠与.发展人类学之发展概念之种种探讨与辨析,并非为得获致广为认同之发展概念,其意旨在乎反思与关照他者眼光之种种可能性.幸福感之于发展人类学研究之介入亦非某种突兀之举,其早已存之,此文之种种思考起到明晰与彰显之作用.  相似文献   
120.
The authors examined associations between marital quality and both general life satisfaction and experienced (momentary) well‐being among older husbands and wives,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own versus spouse's marital appraisals for well‐being, and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own marital appraisals and well‐being is moderated by spouse's appraisals. Data are from the 2009 Disability and Use of Time daily diary supplement to the Panel Study of Income Dynamics (N = 722). One's own marital satisfaction is a sizable and significant correlate of life satisfaction and momentary happiness; associations do not differ significantly by gender. The authors did not find a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between spouse's marital appraisals and own well‐being. However,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husband's marital quality and life satisfaction is buoyed when his wife also reports a happy marriage, yet flattened when his wife reports low marital quality. Implications for understanding marital dynamics and well‐being in later life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