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0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10篇
民族学   3篇
人口学   31篇
丛书文集   73篇
理论方法论   26篇
综合类   283篇
社会学   31篇
统计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The intersection of dimensions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SWB) generates SWB types. We delineated SWB types by cross-tabulating happiness and suffering ratings that participants attributed to outstandingly meaningful periods in their life referred to as anchor periods. A sample of 499 older Israelis (age 58–94) was queried about two positive periods (the happiest, the most important) and two negative periods (the most miserable, the most difficult). A variety of variables discriminated between the more frequent congruous types of Happy (high happiness and low suffering) and Unhappy (low happiness and high suffering), but also presented the incongruous types of Inflated (high happiness and high suffering) and Deflated (low happiness and low suffering) as discriminable. Thus, women were more likely to be Inflated whereas men were more likely to be Deflated; low education related more to Happy in the happiest period and to Unhappy in the negative periods; present life satisfaction related more to Happy than to Unhappy in the positive, but not in the negative, periods; and Holocaust survivors were more likely to be Deflated and Unhappy in the negative, but not in the positive, periods. The study supported a differential perspective on SWB within people’s narratives of their lives. An erratum to this article is available at .  相似文献   
72.
In this paper a model of life satisfactionmeasurement is formulated to calculatehappiness interdependencies. The model isapplied to estimate the spill-over effects ofmigraine headache on well-being. It is foundthat women are more compassionate thanmen. The results also show that ignoringhappiness interdependencies of migraineheadache underestimates the effects of migraineheadache on well-being.  相似文献   
73.
脱贫攻坚的成效考量与示范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衡量地区脱贫攻坚的实际成效和居民生活品质,利用2019年安徽省岳西县有关数据,构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当地脱贫成效,总结精准脱贫提升居民“三感”的示范做法。研究发现:该地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较弱,收入、物价、医疗等方面有待改善;而居民安全感较强,工作感受、居住条件等满意度较高。据此构建提升居民“三感”的长效机制,对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4.
功利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曾在西方产生了巨大影响。它作为一种伦理价值规范,把“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原则作为根本的道德原则和政治目标,在特定的历史阶段,适应并促进了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发展。但和其他哲学流派一样,在理论上具有一定合理性的同时,也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75.
结合江阴市建设“幸福江阴”的实践与探索,具体探讨江阴建设“幸福江阴”的综合评价指.标,包括主观感受与23个具体客观指标。分析了“幸福江阴”建设的具体举措,认为幸福江阴的建设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76.
幸福论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从亚里士多德的幸福目的论、幸福快乐论和幸福德性论出发,寻找社会发展"GNH"关怀的理论依据,这对矫正"GDP"崇拜,抵制消费主义快乐观,坚持"中道"德性原则具有重要的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77.
基于个体投资者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约百分之四十六的投资者认为股票投资带来的快乐不同程度地超过痛苦。生活的总体幸福感、年龄、投资收益、投资规模是直接影响投资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对生活总体幸福评价高的投资者从股市投资中能获得更多的幸福;年龄对投资幸福感的影响呈U形,中年人的投资幸福感低于老年人和青年人;投资者长期的总体投资收益对投资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短期内的收益对投资幸福感没有影响;投资规模占家庭资产比重越大,投资幸福感越高;投资的绝对规模越大,投资幸福感越低。此外,认知偏差、投资目标、个性特征等因素可以通过影响投资收益或总体生活幸福感从而间接影响投资幸福感。  相似文献   
78.
儒家思想虽为古代统治者认可的意识形态,但其思想中又不乏维护人民的生活权益、关注人民的生活状况、要求"富民"以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与水平的主张,"与民同乐"的观点正集中反映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79.
关注民生幸福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孜孜以求的政治理想,更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首要价值和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在执政理念上均体现了幸福本位的一脉相承,克服了以物为本的局限性,用价值理性抗衡了工具理性的过度膨胀,是对传统经济增长本位执政理念的跃迁。  相似文献   
80.
人性是一切人生而固有的普遍本性,具有动物性和文化性的两重性。从人起源于动物来看,人性起初充满着动物性,没有文化性,所以,人性是本恶的。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应当采取措施加以防治的行为。犯罪人既有人的一般属性,又有反社会性的特殊属性。犯罪作为人本身的一种行为,必然与人性是相互影响的。人性之需要、人性之趋乐避苦、人性之个性等,都是影响犯罪发生的重要因素。当然,犯罪亦影响人性,具体表现在犯罪摧残人性,刑罚要求关照人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