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0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10篇
民族学   3篇
人口学   31篇
丛书文集   73篇
理论方法论   26篇
综合类   283篇
社会学   31篇
统计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德福一致的历史传承和现代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荣 《云梦学刊》2010,31(5):75-77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德福一致的内涵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相对于传统社会,现代社会道德承载者范围不断拓展,制度的道德成为现代社会道德的基础,个体的道德要求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人类的道德成为现代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在现代社会里,福的社会依存度也不断增强,与制度之德和他人之德联系越来越大。第三,德福一致的保障机制从传统唯心的因果报应论转向于入世的、此岸的现实体系。道德的制度成为现代德福一致保障的基础,惩恶扬善的法律和社会机制是德福一致的推动力,人的精神需求发掘是德福一致的内在保障。  相似文献   
52.
《Journal of homosexuality》2012,59(5):655-669
This article explores quality-of-life aspects among gay, lesbian, bisexual, and straight male and female students in Havana (Cuba), Troms? (Norway), Hisar (India), and Cape Town (South Africa). In the period 2004–2005,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sexuality, happiness, and life satisfaction was undertaken among 339 students from the University of Havana, 144 students from the University of Troms?, 200 students from Guru Jambheswar University, and 189 students from the University of the Western Cape. The majority of the participants were straight and, in Hisar and Cape Town, few of those who regarded themselves as gay/lesbian/bisexual had engaged in sex with a person of the same gender. In all cities, straight men and women scored higher than gay, lesbian, and bisexual persons on the quality-of-life measures. Quality of life among gay/bisexual men and lesbian/bisexual women was higher in cultures with accepting attitudes toward homosexuality than in cultures with restrictive attitudes.  相似文献   
53.
深入了解农民工的信仰、理想及对己、对人、对社会问题的态度与看法,对于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制定相关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调查显示,一半多的农民工认为自己"还是农村人";近1/3的人认为"农民工"这个称呼"是带有侮辱性的称号";60%的人打工目的主要是养家糊口;最不满的社会问题是"以权谋私、钱权交易",大多数农民工眼里的幸福是"得到社会尊重";一半多的新生代农民工认为劳动所得与付出相比不合理;近一半的新生代农民工"什么也不信仰"。总地看来,农民工的人生态度较积极,能够关注社会问题,但自我身份认知比较模糊、信仰缺失、与其生活的城市"融合程度不够"还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相似文献   
54.
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旨在研究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情感支持对主观幸福感预测力最佳,异性朋友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力最佳。因此,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师生关系,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55.
长篇小说《喜福会》是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代表作,于上世纪末出版后即获得很大成功并很快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评论者角度各异,观点不一。本文以女性主义和文化研究为依托,吸取心理学人格结构理论的研究成果,运用文本细读的批评方法,分析在不同时代与文化背景下,母女两代人在寻求幸福的道路上,自我意识由缺失到觉醒,迷失到重拾的过程,侧重探讨了自我意识与个人幸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6.
幸福感概念构建在人具有主动性这一假定上,即人们若欲获得幸福,必须积极行动,唯有借助个人努力才可实现。幸福感亦为目标,一旦达成便可证明一个人整体的幸福。因此,我们愿意朝着幸福和良好的生活品质而努力这一事实,也更深刻地诠释了幸福的本质。另外,心理和社会的双重积极是幸福感的源泉。幸福的人总能积极地对待生活,不论眼前还是今后。休闲能够带来幸福,但休闲并非幸福本身。事实上,休闲是一种活动,是人们在空闲时间为了让生活变得更精彩、更有意义而做的事情。总体而言,我们如果因某种休闲活动而感到幸福,表明我们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满足。虽然休闲并不等同于幸福,但毋庸置疑,它对创造幸福至关重要。我们在休闲研究中绝不能忽略休闲与幸福这个当今生活中最具活力领域之间的联系,否则,我们将会丧失提升休闲与科学及公众之间关联性的机会。  相似文献   
57.
老年幸福程度折射出社会道德文明水平。幸福的晚年需要正面的价值引导,需要积极的文化传承。《老子》“尊道贵德”的生命理念为老年幸福生活提供了道德哲学依据,对老年幸福生活具有方法论上的指导意义:生命健在是老年幸福生活的基本前提;遂性休闲是老年幸福生活的主要方式;参透死亡是老年幸福生活的终极保证。  相似文献   
58.
当下,幸福作为一种教育文化被众多学者引入学校,通识教育成为培育大学生幸福人生的一个重要路径。通识教育的功能重在教化,即通过通识课程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信仰、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使学生对人类文明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有深切的体验与感受,能够在与自然、与自己对话的过程中体验到幸福。让大学生过上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关键是"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在办学实践中的落实,当务之急是在大学通识教育中加强生命教育、人文教育和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59.
人性的追问     
追问人的本性既有提高社会实践水平的功用,又具有人类对其自身存在意义追问的形而上学性质。中国传统文化对人性的界定一直囿于"善""恶"的争论中。西方也不乏对"人之本质"进行探究的哲学家。今人对人性的探究,离不开汲取人类文化历史长河中的养料,离不开撷取人类思想史上的瑰宝,同时也需要根据人类及其文化发展至今的实际,进行逻辑之推论和思维之抽象,实现理论创新。而对人性作"追求幸福"的界定,既能解释群体,又能解释个人;既能解释人的物质追求,又能解释人的精神追求;既能解释人的心理活动,又能解释人的行为性质;既能解释人类社会的整体演进,又能解释社会生活的具体展开与发展;既用语简洁、表述直白,又内涵深刻、表义普遍。  相似文献   
60.
通过对中国古典世界中“孝德”与“幸福”之间关系的现象学考察,对中国古典伦理生活的特质作出了一个哲学阐释,表明中国古典伦理生活的核心在于对“家族生命”的完整性和绵延性的追求,这既是幸福的终极指向,又必须通过“孝”的活动来构成和体现。由此,“孝”在其原初经验中是一种对于更高的、生生不息的精神生命整体之临在的经验。对这一生命整体的参与,就是中国古人所谓的“不朽”或最高幸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