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56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275篇
社会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心性哲学乃传统儒学哲学精髓,肇始于孔子之仁学,民本思想是源于西周初年的中国古老政治思想,其实践不能不依托于圣贤政治,并最终奠基于心性哲学;作为民族危机与转型时代的革命先锋孙中山先生将心性哲学作为其思想理论依据,视之为民族精神、民族品格的典型表现;孙先生在接受传统民本思想中的圣贤政治、保民养民思想时,自然而然地将心性哲学视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内涵,而与西式民主精神大异其趣。  相似文献   
102.
本文就人民本位经济的基本特征——藏富于民,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首先阐述了"藏富于民"是国强民富的基本路径;其次,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分析人民本位经济的社会认同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然后提出,人民本位经济必须是"民有、民营、民享"的经济;最后,提出了发展藏富于民的人民本位经济的四条基本原则:经济形式以民营经济为主;社会投资以民间资本或社会资本为主;社区事业以民办为主;政府管理以营造和维护良好的环境为主。  相似文献   
103.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趋势,对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要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应当转换学生管理的理念,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保障体系,完善学生的管理制度,并引导学生建立自我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4.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这个理论最重要的创新点之一,"以人为本"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从以"民"为本到以"人"为本——内容含义的拓展;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论地位的提升;以人为本的关键是践行——作用重心的下移。  相似文献   
105.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以人为本"的法治精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和谐社会应当是建立在物质文明不断发展之上的社会,应当是把"以人为本"作为终极性价值关怀的社会,应当是以民主与法治为制度基石的社会;此三者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缺一不可.构建"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中国执政党的政治道德责任,又是一种可欲亦可求的社会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06.
就以人为本思想的历史源头问题,学术界主要有两种基本观点:一是认为以人为本源于中国古代的民本主义,另一种观点认为是源于古希腊普罗泰哥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二者各有其理据,但分歧的根本原因在于对以人为本思想的片面理解。  相似文献   
107.
沈葆桢在巡视台湾的过程中,坚持“信民”、“教民”、“利民”,广结民心,团结、教化和依靠台湾少数民族,紧密结合台湾实际,制定和贯彻了以“开山抚番”为中心而展开的加强台防“驱倭抚番”、“教化抚番”、“招垦抚番”等一系列方针,创造性地应用和发展了传统的民本思想,出色地完成了巡台使命,为保卫台湾,开发和发展台湾经济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108.
美国私立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经过120余年的发展,日益完善且已成熟,形成了管理职业化的特点,管理的理念和目的非常明确,管理体制明晰,管理方式科学民主。以学生为本: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的人本理念体现在学生事务管理的各个方面。我国现阶段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与之相比,虽然在某些方面具有特色,但是在管理目标、体制和方式等层面上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我国民办高校要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优化并完善学生管理体制,综合运用多种学生管理方式,实现管理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09.
从民到人的历史切换--深刻理解"以人为本"的新视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奎良 《求是学刊》2006,33(1):21-25
在近代西方,人是一个类概念,从中发展出自由、平等等抽象价值。中国自古以来没有与之相应的人的概念,而只有民的概念,民与官处于对立之中。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把人与民两个概念结合起来,并提出以人为本的宗旨,从而实现了对人的理解的历史性转折。  相似文献   
110.
作为一种独特的研究形式,“院校研究”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高等教育研究”。朱玉同志及其所在的树人大学开展院校研究的实践和成绩表明:民办高校开展院校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开展院校研究是民办高校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树人大学的实践以及美国和日本私立高校的发展则表明,能否准确定位,办出特色,取决于是否卓有成效地开展院校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