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46篇
  免费   332篇
  国内免费   150篇
管理学   705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54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43篇
丛书文集   1352篇
理论方法论   432篇
综合类   7840篇
社会学   203篇
统计学   49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41篇
  2019年   165篇
  2018年   122篇
  2017年   161篇
  2016年   213篇
  2015年   244篇
  2014年   598篇
  2013年   531篇
  2012年   714篇
  2011年   746篇
  2010年   647篇
  2009年   651篇
  2008年   710篇
  2007年   877篇
  2006年   813篇
  2005年   718篇
  2004年   638篇
  2003年   630篇
  2002年   565篇
  2001年   424篇
  2000年   219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甲午战争是中国政治文化演进的重要标界。完整意义上的中国资产阶级政治文化出现于甲午战后。甲午战争推助了中国政治心态的转换 ,加速了中国政治价值观的革新 ,促成了知识精英政治人格的激变  相似文献   
112.
本文研究一类具有交系数和多偏差的一阶非线性中立型微分方程解的渐近性与振动性  相似文献   
113.
本文研究平面非线性随圆型方程组的Riemann边值问题:在假设条件A1、A2、A3之下,我们证明了该问题存在唯一的解w(z)∈W1.,(■),1<P<+∞  相似文献   
114.
基于进入权的企业权力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权力理论强调物质资本所有权的至高无上,而今在知识信息经济条件下,关键稀缺资源由物质资本转向人力资本、创新思想、机遇等非物质资本及企业环境的高度动态变化,掌握企业的关键稀缺资源的进入权则意味着掌握了实际的控制权。对关键稀缺资源的进入权配置的最优化则意味着企业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5.
试论主体性德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华 《唐都学刊》2004,20(2):145-148
当代学生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趋势 ,传统德育陷入困境 ,在把握德育宏观目标的同时 ,强调主体性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通过主体品德能力的提升、提高认知与辨识能力、提高移情与内化能力、加强学生在德育中的自我教育作用、注重道德践行、培养创新能力等措施 ,突出发挥德育的主体性作用 ,是社会和个体发展的现实需求 ,是德育取得实效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6.
在现代社会,由于工具理性的全面统治和价值理性的消褪,给现代社会所带来的后果就是世界的“祛魅”,现代人所处的道德困境是意义感的丧失。解决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只能是实现责任伦理的自觉。在中国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和完善的过程中,责任伦理的自觉更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7.
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资产及其保值增值问题是个敏感而又复杂的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处理这个问题,对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成败有重大意义。文章从国有资产及其保值增值的概念、性质及管理方式入手,认真剖析高校后勤社会化过程中后勤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问题,为制定后勤社会化改革资产使用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8.
对审委会制度的改革,有人主张废除审委会制度为其核心内容;也有人主张目前应在保留的基础上予以改革和完善。废改之争,焦点是研究方法之争。主废和主改各有其弊,应通过立法程序按照“不审不判”的思路重塑审委会制度,明确审委会审判组织的地位,赋予其合议、陪审、咨询、调研四大职能及案件实体决定权和指导权,并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程序。  相似文献   
119.
凌濛初<转运汉巧遇洞庭红>通过对金老汉藏财失财和文若虚随人出海,两次巧遇发财机会陡然暴富故事的描写,反映了明代中叶以后商业发展的具体场景,反映了关于相互需求的贸易原理和资本增殖的思想.通过文若虚形象的塑造,反映了作者经商和为人相统一的思想.从故事可知,明中叶后商业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和规范,但也还有一些不利于商业贸易更大发展的因素,如储运和金融手段的滞后等.  相似文献   
120.
本文剖析了价值链的特点及其变化趋势,阐明了在跨国经营中如何应用价值链理论。旨在为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经济竞争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