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1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22篇
管理学   441篇
民族学   5篇
人口学   24篇
丛书文集   111篇
理论方法论   102篇
综合类   768篇
社会学   131篇
统计学   16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71.
吴晓锋 《兰州学刊》2011,(10):27-32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贫富分化日益严重,民众的社会不公正感逐渐增强。一方面,改革开放促进了民众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公民文化与平等意识的萌发,增强了他们对现代化生活方式的憧憬,引发了普泛性的生存比较,所有这些都普遍提高了民众的社会期望。另一方面,转型期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全方位扩大,财富分配极不合理,既有市场化改革自身引发的巨大收入差距,也普遍存在由双轨制、非正当致富等导致的贫富悬殊。这种期望与指望的差距造成了社会不公正感。用公式可表示为:社会不公正感=社会期望/财富分配。提高民众的社会公正感须从调整财富分配入手,应做到起点公正、过程公正和结果公正。  相似文献   
172.
“上帝”作为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一直以来都为西方人提供着终极关怀与死后的慰藉。“上帝”之死导致了最高价值缺位,撇下西方人在一个缺乏意义与充斥着荒谬本质的世界上独抱孤怀。在尼采看来,科学与道德都无法为生命提供终极的价值关怀,只有艺术,传承了神话的精髓,将人的生存审美化并为人的生存提供永恒、神圣的指引。  相似文献   
173.
经济和伦理是发展的两个基本维度.一方面,在经济领域中,理论研究、发展实践和评价体系都日益关注伦理要素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伦理进步丰富了发展的内涵,提升了发展的价值追求.经济和伦理的有益结合促进了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4.
市场经济负面影响的日益显现及西方所谓普世价值的冲击,使不少国人陷入价值错乱、虚无的状态,亟待对其加强价值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提出及构建可谓正当其时。价值与核心价值的构建,必须遵循人性维度。运用理性思维去把握人性,形成科学的人性理论,并将其付之于现实生活予以检验,把握人性的真实,才能为核心价值构建奠定人性的坚实基石。  相似文献   
17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鲜明的实践向度。从唯物论的角度讲,实践是客观的、具体的;从辩证法的角度讲,实践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从价值观的角度讲,实践又是人民群众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然要体现出其客观性、创新性和人本性的实践向度。  相似文献   
176.
带中西文量纲演算与转换的符号演算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作者在自己研制的一个集成化支撑环境支持下,采用公理化方法所开发出的又一个应用系统。在这个系统中,除了可以把古今外多种单位制转换为SI制,可以作多种单位间的量纲转换外,还可以对带中西文量钠的广义表达式作符号演算和数值计算,这是目前其他中外系统暂时都无法实现的功能。这个系统已集成到《推理与计算混合软件包》中。  相似文献   
177.
道德认知的默会维度——基于认知结构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道德认知的研究中,对认知结构、道德判断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方式存在不同见解,需要一种新的认识进路来诠释。采用默会知识论的一些观点来分析道德认知,可以发现,默会认识的结构与道德认知结构都从格式塔学派的观点发展而来,在发展方向上也都强调认识者主动的整合能力和结构的动态平衡。道德认知的结构与内容之间的关系,与默会知识论中知道怎样(knowhow)和知道那个事实(knowthat)之间的关系表述在方式上基本一致,并强调道德判断的产生须借助于道德主体的情感和价值取向在具体特定条件下完成。因此,道德认知具备人类认识的默会维度,道德认知的发展需要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以及个体在道德认知结构中的身体在位。道德认知的默会维度支持一种实践性的教育方法,强调通过生活实践来促进道德认知结构的发展,从而最终促进道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8.
隐性德育环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它通过潜移默化逐步产生的累积效应来改变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逆反心理,调动学生接受思想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与其他德育环境相比,高校的隐性德育环境更具有可控性,文章从高校的自然空间、人际空间和虚拟空间三方面探讨高校隐性德育环境的三维空间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79.
歌唱学习者成长的道路问题是一个认知能力的把握问题,这种认知能力把握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他们的定位。在歌唱学习过程中合理把握自我知觉与群体评价的和谐关系,全面参照现实形象与角色形象,保持同一性,度衡自尊性,是自我意象在当前的歌唱学习大潮中所衍生的重要要求,更是歌唱学习健康发展的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180.
陈亚军 《文史哲》2006,4(6):126-132
杜威米德的心灵概念的产生,有着希腊哲学家的世界观的哲学背景和达尔文的进化论的科学背景。在笛卡儿的世界图画中,心灵和世界是两个独立的实体,心灵没有发生学的问题。而在杜威那里,心灵是从世界中演变出来的,由此心灵具有发生学的自然维度。在米德那里,心灵的问世和语言密不可分,心灵的本质是社会交往过程在个体中的内化,这种内化借助语言得以完成,并随着社会交往的变化,心灵也在不断变化。由此表明,心灵具有发生学的社会维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