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8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51篇
管理学   47篇
民族学   7篇
人口学   33篇
丛书文集   157篇
理论方法论   77篇
综合类   855篇
社会学   124篇
统计学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面对个人品牌营销的媒体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传媒发布的有关个人品牌的信息,表达了大众传媒与个人品牌营销双方共同的利益诉求和工具理性,但在双方的互动中也存在着话语权的隐性之争,个人或者公关组织试图通过自己握有的市场权力操纵传媒,掌控“新闻营销”活动。大众传媒首先要进行自我的博弈,自我的博弈结果决定着与个人品牌营销的博弈结果。  相似文献   
82.
关于壮语的第三人称代词te^1的来源,语言学界的关注不多。有学者认为借自汉语“他”。本文从一些语言中第三人称代词多来源于其它词类的事实,比如,汉语的第三人称代词“他”来自指示代词“其他”的“他”,苗语、瑶语第三人称代词“他”,来源于名词“人”,讨论了壮语的第三人称代词te^1的来源问题。  相似文献   
83.
青年时期,毛泽东“伟大之器”的潜质已不断显露和淬炼,由此积淀起他超群越辈的人生底色。系统梳理青年毛泽东在湘时期所受思想文化影响脉络,阐发他“伟大之器”的历史形成过程及其思想文化机制,可以发现:毛泽东早年厚植国学基础和历史文化根脉,建立了经世致用传统文化与中外新学时务相融通的自主知识体系,打下深厚政论学养根基;在知识和思想文化的吸纳中,青年毛泽东涵化出立足国家大政、胸怀天下的胸襟,深厚学养转化为探求救世治国真理的伟大主体动能;进一步地,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时代资源运用和经世致用湖湘文化的实践化催生中,以《湘江评论》卓越政论实践为集中彰显,毛泽东形成了有着坚定国家民族文化自信和开放包容胸襟的文化主体性。  相似文献   
84.
针对组织自我超越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障碍,探讨组织自我超越的机制构建,如激励机制、创新机制等。结果表明,组织自我超越最重要的是形成组织自我超越的自组织机制,使自我超越成为组织自觉的行为。  相似文献   
85.
受刑人人格权的保护是受刑人权利保护的重要内容,受刑人人格权不因受刑而丧失或分离,是维护其独立人格的必备权利。但由于受刑人的人身自由受到限制,其人格权的保护也必然受到限制,受刑人人格权的保护不仅要对物质型的人格权利予以保护,还要对精神型的人格权利的予以保护。以不断改善受刑人格权利的保护状况。  相似文献   
86.
龄官是《红楼梦》中刻画得比较成功的次要人物之一,她的性格特质是造成其爱情和命运悲剧的重要原因。这一形象具有独特的认知价值和审美内涵,其爱情悲剧在全书整体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7.
在当下我国的贿赂犯罪形势日趋严峻,大案要案频频发生,其方法、手段也日渐多样化的情形下,我国刑事立法把贿赂犯罪的贿赂物限定在财产性物质上其弊端日渐显现.权色交易已不属于私德范畴,而是属于公德范畴并纳入到法律调整范围.将性贿赂入罪虽存在定罪量刑、取证、证明等方面的重重困难,但是,这是立法技术问题,不能以技术操作的困难来否定立法价值.  相似文献   
88.
A gap exists between research and practice within the field of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In particular, researchers suggest that personal choice enhances quality of life. Following Bourdieu's suggestion to focus on improving the practice of theory rather than the theory of practice, this paper is a reflexive ethnography detailing my struggles to provide choice to an individual who, it turned out, cannot think in the ways necessary to make choices that would improve his subjective quality of life. A narrative is included with the hope of revealing social processes outside and within the field of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and to provoke discussion regarding problems with choice and quality of life in the field.  相似文献   
89.
基于4批共949份调查问卷数据,首先探索目前中国情境下中庸价值取向的结构内涵,得到“执中一致、慎独自修、消极成就、消极规避”4个维度,其中,“执中一致”是中庸结构内涵的核心,描述了个体与周围情境互动时的价值取向.然后,基于参照框架效应理论发现,相比于集体主义,中庸能更为有效解释中国员工的帮助行为;在高和谐导向氛围的情境下,中庸对集体主义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0.
以信息处理理论为基础,从品牌联合视角,探究企业家代言行为的自我效应.基于369份调查问卷的数据表明,企业家为他人企业代言具备以下4个前置变量会显著影响企业家自身企业品牌绩效:企业家形象与代言品牌形象关联性、企业家自身企业品牌与代言品牌关联性、企业家信息展示意外性和企业家自身企业与代言企业的品牌资产不对称性.消费者对企业家代言广告的态度是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