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1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21篇
管理学   33篇
民族学   21篇
人口学   29篇
丛书文集   227篇
理论方法论   87篇
综合类   1640篇
社会学   248篇
统计学   8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224篇
  2012年   153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51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湛江师院体育系毕业论文选题热点与走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湛江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1998—2001届毕业论选题热点与今后走向的调查研究,反映当前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以及人才培养现状.旨在为进一步深化高等体育教育专业改革,构建厚基础、宽口径、形式多样,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适应国家、社会、个人发展需要的现代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我们对华北工学院 94、95、96、97级学生 ,分别从入学到毕业 ,进行连续 5年 (每年一次 )的体质追踪调查 ,发现各年级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变化在基础课教学和专项教学阶段有不同的特点 ,从不同角度评价了体育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大学体育的使命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文章以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为理论基础 ,运用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在评价大学体育现状、追踪大学体育发展趋势的基础上 ,讨论了 2 1世纪大学体育在理论和实践上需要关注的大学体育理论体系构建 ,大学体育学科建设 ,大学高水平竞技体育 ,大学生终身体育观形成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根据新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精神,结合多年体育教学改革实践,提出了高校应构建以人文为特色的高校体育课程体系,实施“三自主”选课机制,并针对“三自主”选课机制,设计出网上选课及管理的具体实施办法,为普通高校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新世纪学校体育的改革应反映时代的特征。本文就新世纪学校体育改革所反映的健身性、主体性、基础性、娱乐性、人文性等几个方面的特性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学校体育在我国体育建设中的战略地位 ,并结合实际分析了我国体育战略布局的现状 ,旨在为当前的体育教学改革理清思路以便及时发现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素质教育的全面分析 ,指出了体育技能教育的局限性 ,提出了应如何正确认识素质教育的问题 ,并就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方法和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在理论上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目前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 ,提出高校体育教育要以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为原则 ,调整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 ,要使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相似文献   
19.
大学普通物理实验教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物理实验教学属于智慧智能范畴 ,是对大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本训练一门重要的基础课。针对一些大学生对物理实验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他们实验时动手能力表现欠佳的现状 ,分析原因 ,探讨大学普通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We employed 4,095 couples from both waves of the National Survey of Families and Households (NSFH) to test a model of couple violence drawn from several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The outcome distinguishes among nonviolent couples and those experiencing either physical aggression or intense male violence. According to the model, background characteristics of couples are related to relationship stressors, which affect the risk of violence via their tendency to promote verbal conflict. Considerable support for the model was found. Couples were at higher risk for one or both forms of violence if they were younger at union inception, had been together for less time, were both in their first union, had only one partner who was employed, had a nontraditional woman paired with a traditional man, had at least one partner who abused substances, had more children, had more frequent disagreements, exhibited a more hostile disagreement style, or lived in an economically disadvantaged neighborhood. Moreover, the effects of stressors such as the number of children and couples' employment status disparities appear to be mediated by disagreement frequency and disagreement sty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