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0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5篇
民族学   6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161篇
理论方法论   33篇
综合类   1060篇
社会学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1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6 毫秒
181.
阐述了体育对增进人体美,增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重要意义,人们通过体育运动充分领略艺术美。美学对体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有着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2.
美育心理学发展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育心理思想在古今中外有其深厚的文化渊源,但将其挖掘出来并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却是近十几年的事情。因其诞生历史的短暂,导致对其认识的曲折,美育心理学是研究美育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它在根本上有别于美育心理、审美心理、美育、美等相关概念。在此基础上,其学科体系建构也表现出强大的包容性  相似文献   
183.
民族唱法声腔美最基本的艺术构成包括三个方面:一、“字正腔圆”的歌唱语言;二、灵活多变的发声与共鸣;三、声情并茂的二度创作。这三重因素决定着民族唱法的艺术效果。演唱者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吸取古今中外成功的演唱经验与技巧,从而达到最佳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184.
刘飞龙 《云梦学刊》2011,32(6):102-106
唐朝大诗人杜牧七绝之成就,前人多有论述。有的给予了较为诚恳的评价;有的认为他的七绝某些虽发语新奇,但多直达,没有很大的成就;有的虽从艺术上对他的七绝进行了肯定,但却认为气格不高;有的认为其写景抒情之作大多创造了优美的意境,然颇多柔弱之风。特别是对其描写艳情的作品,则几乎是否定的态度。然而,有些看法是有失偏颇的。实际上,杜牧七言绝句往往具有刚柔相济的特色:刚而不流于枯直,柔而不失于绮靡。这与杜牧的出身经历、理想和信念等方面是绝然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85.
对金庸小说中众多美女围绕一个男性英雄的爱情模式,研究者多持批评态度。本文认为,金庸小说的这一模式乃是由其进步的女性崇拜情结决定的。这一模式使女性情怀、女性之美在金庸小说中成了与英雄胸襟、英雄侠义并驾齐驱的一个看点。  相似文献   
186.
音乐审美活动是一种社会教育活动,音乐审美活动对于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音乐之声形成普及之势,但是却未达到音乐审美教育的理想效果,仍存在错误理解音乐创作和表演中的“个性张扬”、错把模仿当做成名的阶梯等误区。要增强音乐审美的社会效果,就必须净化社会音乐审美环境,增强音乐创作和表演者的社会责任感等。  相似文献   
187.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描述了文学创作的"冲淡美"境界,其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创作主体具有澹泊素洁、虚静专注的精神心态;心物关系具有物我融通、心物妙契、物淡我亦淡的特征;取象造境具有幽柔、淡远、恬静的特色。  相似文献   
188.
康德美学从反思判断到目的论判断虽然是从认识论上推导的,但其现象还原过程却蕴涵着审美发生的理路。这就是:生命的有机统一——自然的合目的性(美的形式)→主体的合目的性——超自然之上的使命崇高。自然的有机联系使生命从自然的律动和形式选择活动中继承了动力和向力,又在这两种因素融合成的形式感中加入了理性和想象力,美感便潜化为正向引力。如果把美感的生命发生过程分为四个感性阶段,则生命的感受超越直感刺激和形式的程式化束缚;生命被对象唤醒而获得的理想目标、形态、价值内化为境界;使人的生命意识空间趋向无限,是第四感性。这样不管是自然美的反观、艺术美的创造,还是社会美的诉求,都共同被生命活力导引的美的理想铸成为生命的目标。自然依据其形式美塑造的人类渴望升华并能构建符合自然形式美的和谐的社会生活是自然的目的,也是从审美发生上需要确证的观念。  相似文献   
189.
吴华玲 《云梦学刊》2010,31(3):113-116
林语堂的汉译英作品之所以在西方受到普遍欢迎,其中不容忽略的一个原因在于他极力秉持的中庸人生观对其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影响。林氏选择翻译《浮生六记》是因为与之有精神上的契合和情感上的共鸣,在翻译过程中,他时而走进作者,时而走进读者,以其深厚的文化和文字功底游刃于作者和读者之间,在“半里乾坤”中演绎着翻译的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190.
本文从热带风光的自然美,黎族山乡的社会生活美和图腾纹饰的想象美等层面,论述黎族传统织锦美的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