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04篇
  免费   274篇
  国内免费   48篇
管理学   152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21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67篇
丛书文集   408篇
理论方法论   240篇
综合类   4006篇
社会学   107篇
统计学   117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154篇
  2014年   321篇
  2013年   267篇
  2012年   328篇
  2011年   394篇
  2010年   300篇
  2009年   299篇
  2008年   302篇
  2007年   326篇
  2006年   363篇
  2005年   302篇
  2004年   286篇
  2003年   257篇
  2002年   205篇
  2001年   175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以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的2001-2014年为研究时段,运用基尼系数、泰尔指数、灰色关联模型对甘肃省农业经济效益区域差异及时空演化特征进行单指标和多指标综合测度,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研究表明:甘肃省农业经济效益绝对差异呈加快扩大趋势,而相对差异和极化程度阶段性波动降低;宏观地域分异特征十分明显,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空间格局10多年来未发生明显改变;历史发展基础、农业生产条件是农业经济效益格局演化的内部因素,而农业产业结构和区域发展政策是其外部推手.  相似文献   
102.
农产品物流作为物流业的一个分支,在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原有农产品物流发展模式进行分析,构建四种农产品物流发展模式。从城镇化水平的角度出发,以辽宁省为例,运用主成分聚类分析法对辽宁省14个地区的城镇化水平进行评价及分类,并针对不同城镇化水平的地区进行农产品物流发展模式的选择,旨在为促进农产品物流的一体化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3.
对农产品物流产业发展水平进行客观、准确的分析与评估,可为政府部门优化与调整产业发展、合理制定产业规划提供科学依据。运用突变级数法与离差最大化法构建农产品物流产业评估模型,并选取广东和山东两省20102014年相关数据对构建的评估模型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农产品物流产业发展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信息化水平与经济基础两方面,基础设施建设则是当前制约其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庞大的产业规模是现阶段支撑山东省农产品物流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改进的突变级数评估模型既克服了主观赋权的局限,又不失科学性和合理性,计算简单,具有重要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4.
资产专用性对确权后农地流转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地确权后,农户对农地转出多持中立或否定的态度,这与产权明晰促进交易的产权理论大相径庭。文章探讨了资产专用性对确权后农地流转的作用机理,并运用吉林省9市1444个农户数据对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地确权后,土地资产、农业资产、地理位置以及人力资本等专用性抑制农户转出农地,农业资产和人力资本专用性抑制农户提高农地租金,而社会资本专用性则分别存在促进作用;农业资产、地理位置以及人力资本等专用性抑制农户更长时间转出农地;农业资产专用性对转出农地须要签订合约具有抑制作用,而地理位置专用性则存在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5.
应用产业组织理论,揭示结构优化对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作用机理。以RCA衡量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并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在有效分离工资、土地灌溉面积和汇率等因素后,实证研究发现技术结构对农产品出口竞争力有显著正向影响。当前经济背景下,提升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政策思路,需从传统的要素禀赋优势转移到结构优化的轨道上来。优化农产品出口结构,政府需加大对高附加值农产品在生产、流通、出口等环节的支持力度,营造寡占的农产品市场结构,鼓励和扶持创意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6.
美国粮食市场价格突变可能为我国农业安全带来不可估量的冲击。以玉米和大豆产业为例,选取2000—2013年季度价格相关数据,基于PPM模型识别了玉米和大豆价格突变节点并测算其形成原因。实证结果显示,自21世纪以来,全美玉米市场共发生了六次价格上升突变、两次价格下降突变;大豆市场则历经四次价格上升突变、两次价格下降突变。粮价突变是供需因素与国际贸易、原油价格、美元指数变动等众多非供需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所处政治经济背景不同,各阶段形成原因也不尽相同。分析表明,美国粮价突变首先通过价格信息与贸易渠道间接的影响国内玉米和大豆价格;然后经由其他农产品价格波动、短期供给波动、国际游资及外商控制等路径对国内农业安全带来威胁。  相似文献   
107.
基于第二期“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指数调查”中的706个合作社样本,采用OLS和Tobit方法分析了合作社经营绩效对其精准扶贫参与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合作社经营绩效与精准扶贫参与之间存在显著的“U”型关系,在对模型进行改进和选择代理变量检验后结果依旧稳健。作用机制分析表明,合作社经营绩效与获取政府补贴和承担社会责任之间同样存在“U”型关系,后者正是合作社参与精准扶贫的动机所在。鉴于此,政府应加强对精准扶贫参与主体的核查,同时须支持合作社发展,以壮大其帮扶带动能力。  相似文献   
108.
学界对《资本论》中生态思想的研究成果颇丰,却对农业生态思想研究不足。近年来我国农业生态问题频发,因而对《资本论》中隐蕴的农业生态思想进行研究显得尤为必要。《资本论》察明了农业生态问题产生的根源,剖析农业生态问题的核心并提出相应的破解之道。其农业生态思想以批判性、系统性以及革命性的鲜明特质贯穿始终,这为我国农业发展摆脱生态困境提供了相应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9.
利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18年调研数据,构建了自然灾害冲击对农村家庭非农就业选择影响的理论框架,采用Probit模型验证了自然灾害冲击对农户家庭成员非农就业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自然灾害冲击对农户家庭成员非农就业选择有显著正向影响,这一正向影响会随着自然灾害强度的增加而不断提升;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嵌入,会弱化自然灾害对农户家庭成员非农就业选择的影响,信贷约束却会强化这一影响。这意味着现阶段面对自然灾害冲击,农户家庭成员应积极尝试非农就业,不仅能够促进资本存量重构,还可以缓解家庭生计压力,增加农户家庭收入,避免农户家庭因灾致贫。  相似文献   
110.
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小农户的带动作用,是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关键。江西石城县着眼于“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立足县域脱贫与发展需要实施了“千人铸造计划”,该计划发挥县级行政动员优势并扎根乡土社会,从培育方案、产业选择、社会基础、组织设置与政策支持等多方面着手,推动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嵌入式培育及其内生带动作用激发,形成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小农户发展的实践范例。石城经验体现了我国县域政府独特的行政动员机制及其嵌入乡土社会的本土创新,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可为乡村振兴战略下培育扎根乡土致富带头人及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