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8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4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33篇
理论方法论   19篇
综合类   898篇
社会学   6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51.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二讲二论"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中合理运用传统的理论讲授式、专题演讲式的方法传授基础性的理论知识的同时,结合案例讨论式和辩论式等能够极大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互动式教学模式。特别应大力开展和研究案例讨论式和辩论式教学,充分挖掘课程的内涵,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进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152.
何谓隐喻     
隐喻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人类语言文字发展演变的历史中,隐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柏拉图学 派甚至认为隐喻代表了语言的本质。隐喻并非起初就是一种为我们所熟知的语法修辞格,隐喻发展为语法修 辞格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作为语法修辞格的隐喻始终在文艺创作等领域以及人类的生活世界发挥着 重要的、无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3.
当前网络言语传播研究的特色与成就在于从纯语言的角度总结了网络言语的形式、风格与特色,而网络非言语传播研究则从符号学的角度分析了其类别与传播功能。其不足是借现有的非言语传播的理论来解释网络人际传播中的非言语传播现象。这两方面研究最大的缺失在于:就语言论语言,就符号论符号,忽略了新的传媒环境。  相似文献   
154.
该文基于特定的学术背景,分析教育随笔的崛起是作者自觉的学术追求与教育现实、出版市场需求三者间相吻合的必然结果,并重点阐述其思想特质、文体特征及言语风格,指出这是一种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崭新的学术景观。  相似文献   
155.
听说能力是一切言语活动的基础,外语教学首先应将听说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但听和说毕竟是不同的言语活动形式。专门的听力练习一般都以提高听觉理解速度为主要目的;在听的基础上开展说的练习,在说的实践中不断培养说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6.
语言是行为的符号表达,话语行为大于语言符号,因而话语行为效能研究着眼于话语的建构意图、建构过程与行为效能,建立并运用话语行为过程分析法,基于大量日常话语分析,归纳得出话语行为效能的运作机制.即:在功能需求的驱使下,产生话语行为的动机——语旨;为了实现语旨,话语主体借助语用策略,调配语境、语情等非语言要素和语义句模、情态范畴等语言要素,共同形成话语表达,从而产生语效,实现交际意图,满足功能需求.  相似文献   
157.
分析指出,网络言论侵犯隐私权是一种新的侵权方式,它使公民隐私权的外延扩大,从而受到更多形式的伤害。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的隐私权,必须进一步完善法律机制,从法律防范与救济角度作深入地有益地探讨。  相似文献   
158.
言论自由作为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司法公正,防止司法腐败的同时也能构成对公正审判的威胁,原因就在于言论自由与公正审判二者背后的价值基础的不同。出于遏制不当的言论对司法公正造成的不良影响的需要,须对公民的言论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同时司法机关自身也要通过相关的制度建设来保证立场的独立与公正,消除民众对司法行为的合理怀疑而引致的猜测性的言论,实现公民言论自由与公正审判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159.
为有效、合理地解读隐喻,采用事态场境理论对谓词转喻做了初步探讨,并将谓词转喻分为"潜在性代替现实性"及"一般代替具体"两类。谓词转喻作为一种语用转喻构成了语篇中的语用推理图式,其转喻关系的力度直接影响会话双方的语用推理和语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60.
面子问题在华人社会根植已久。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因素,面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体的行为选择,并无所不在地影响着社会交往。笔者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对国内外与面子相关的理论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概括了面子概念的内涵、特征与维度结构,总结了面子的度量方法,并从社会心理学视角出发剖析了面子的作用机理。最后,基于面子的社会功能,笔者就其之于组织管理的影响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对未来面子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