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12篇
综合类   154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对现行金属切削教材、设计手册及有关文献的"切削深度"定义进行了研究,论述该定义应用场合的局限性及不可操作(确定)性,分析并提出了能适用于各种切削加工情况的且易于操作(确定)的"切削深度"的定义的修正意见.  相似文献   
102.
Emerging, rapid, multivalent, microbial diagnostic technologies can produce results in hours, as contrasted to the standard methods that require at least the better part of a week. Used in bioterrorism surveillance in medical settings, the new biodetectors could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time between a covert attack and its detection. By how much is determined by the intensity of sampling. If used to screen all patients reporting flu-like symptoms to their doctors, this basic level of "front-line" sampling would reduce life-threatening medical floundering and missteps and give responders 3-5 days of warning that they otherwise would not have had. Being miniaturized and amenable to mass production, these devices could reduce the cost of screening to a fraction of current costs and so it is tempting to imagine their use in more intensive bioterrorism screening programs aimed at the apparently healthy population, programs that could detect a covert attack even before the victims felt ill.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tradeoffs between surveillance effort and probability of detection for such programs. Dual-use deployment, where the biodetector provides some medically useful information in addition to bioterrorism surveillance,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03.
针对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片上系统设计中确定异步FIFO浓度的问题,根据异步FIFO运行时的属性提出FIFO动态参数模型,该模型包括FIFO饱和度、写入端和读出端数据传输率及上溢/下溢频率。在该模型的基础之上,分析异步FIFO的深度与动态参数之间的关系,采用功能仿真方法确定片上系统中异步模块之间数据传输所需FIFO的深度。对典型实例的分析表明,采用这种方法能够在保证系统数据通信性能的前提下,获得最小的FIFO深度,优化系统资源的使用。  相似文献   
104.
为检测伺服系统位置信息,以旋转变压器作为位置传感器,设计了基于芯片AU6802N1的位置检测电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仅利用TMS320F28035对旋转变压器转子位置直接解算的方法。该方法综合运用正弦峰值采样、CLA浮点数计算、误差校正等手段。实验表明,该方法在位置解算的速度和精度上可与AU6802N1芯片相比,节约了系统成本,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5.
探讨了实时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中的语音合成技术。在分析这类系统的特点和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语音合成的一般方法,并详细地描述了文中所研制的一种智能语音卡的结构和设计原理。该卡采用高性能语音处理器和单片机,具有多种功能,能满足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的实时性要求,并已应用于工业测控计算机系统  相似文献   
106.
针对界面特性(界面流变特性、界面张力特性、润湿性)在聚合物驱油过程中的重要性,将油藏孔隙介质简化成具有相继收缩和扩张的波纹管模型,根据能量平衡原理建立了波纹管中聚合物溶液驱替时的界面特性参数和驱替速度之间的数学模型,用有限差分方法求解,研究了界面粘度、界面张力、润湿角变化对聚合物/油界面速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润湿性变化影响界面的驱替速度,当界面的曲率方向与驱替方向相反时,无因次界面张力和无因次界面粘度的增加都使无因次界面轴向速度降低,且界面轴向驱替速度关于孔隙单元中心不对称。  相似文献   
107.
本文介绍了在Windows 95下利用Delphi软件实现与 80 98单片机进行联机串行通信的原理和方法 ,经过硬、软件的设计 ,只需利用该联机通信系统就能在Windows下直接完成对80 98单片机的控制和操作 ,实现了对 80 98单片机的集中管理  相似文献   
108.
对具有核壳结构乳胶粒的聚合物乳液的性能进行了测试 ,并且综合分析了其与具有相同组成的非核壳结构乳胶粒的聚合物乳液的差异 ,结果表明 ,核壳结构聚合物乳液的大多数性能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09.
胜利油田化学驱优质资源一、二类油藏储量基本动用完毕,以高温高盐油藏为主的三类储量(油藏温度>85 ℃,矿化度> 30 000 mg/L)将是今后三次采油的主阵地,但在高温高盐油藏实施聚合物驱油的过程中遇到诸如聚合物遇盐降黏、高温水解、高温降解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聚合物驱油技术的应用。超分子体系是一种小分子通过分子间的作用力进行自组装的一个分子聚集体系,以超分子工程学及超分子化学理论为基础,通过设计合成三种高效超分子产品及驱油体系,并对合成的超分子体系进行驱油性能评价,实验表明RTS 型超分子体系增黏效果显著、具有良好的耐温抗盐性、对污水有良好的适应性,并且具有优良的老化稳定性,室内物模实验表明具有良好的提高采收率效果,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10.
分子印迹技术及其在色谱分离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子印迹技术又称分子烙印,是结合高分子化学、生物化学等学科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学科,是合成对模板分子具有特定识别能力的聚合物的技术。介绍了分子印迹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柱色谱分离研究中取得的成果,并展望了分子印迹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