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2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8篇
民族学   9篇
人口学   25篇
丛书文集   130篇
理论方法论   33篇
综合类   567篇
社会学   7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人类学的传统是对“异文化”、“亚文化”的关注,流行音乐作为"亚文化"被青少年群体关注并积极接受。现在我们以音乐人类学的观念看待流行音乐在青少年音乐生活中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将流行音乐应用于音乐教学之中,以更好地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2.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长期执政,就要不断夯实党执政合法性基础。邓小平坚持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以民心为导向,从指导思想、经济绩效、民主法制和惩腐治党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创建党执政合法性的基础。邓小平对党执政合法性的构建,具有深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23.
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全球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流行文化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对流行文化的喜爱,已成为紧跟时代,彰显青春魅力的表现形式。面对流行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和挑战,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了思考和分析,探究了流行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产生的影响,为引导大学生更加理性、正确地看待流行文化,树立良好的流行文化审美观念,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提出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4.
酷评因20世纪末中国社会转型而呈现出极为复杂的历史文化意义。酷评以特有的多元文化张力,创造了"奇观社会"中文学批评的震惊景观,在现代性特质、批评主体与批评美学方面值得深入探讨。酷评通过对精英批评的重构与改造显现出向商品美学靠拢与转化的新趋向,因而是一种以流行为导向的时尚批评;酷评家在思想与文化领域中的漫游个性,赋予酷评以特有的批判锋芒与生猛力度;酷评美学是波希米亚式的前卫美学、先锋美学,酷评正激进地重塑当代批评家的文化模式,重构当代批评的美学传统。从上述意义而言,我们应对酷评给予更多的阐释与关注。  相似文献   
125.
六六小说《蜗居》自出版以来,吸引了无数读者,使其颇具研究价值。小说中的流行语在选择上具有一定的特色,为小说语言增添了一定的光彩。流行语是一种词汇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现象。通过对小说中的流行语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发现其在选择流行语上有四个特点:经济性,旧词新意、幽默和不规范性。同时呈现出三大艺术效果:吸引读者,使读者产生新鲜感;表现人物性格,体现人物背景;突显时代特色,体现小说《蜗居》的时代风格。  相似文献   
126.
论流行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流行语是主客观世界的变化在语言中及时的反映,在口语和书面语中都被频繁地使用,它随时代而产生,多数随时代的变迁而消亡.  相似文献   
127.
自西藏拉萨"3.14"和新疆乌鲁木齐"7.5"事件发生之后,一些学者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有的则对一些现行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方法提出了质疑甚至否定。作者以一个长期在一线从事民族工作的实际工作者的身份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政策)、"第二代民族政策"、民族问题去(非)政治化、少数民族优惠照顾政策、民族融合问题、推广使用普通话与保障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权利、少数民族是否是国家的包袱、加强宣传教育和切实贯彻落实国家民族政策等当前若干热点民族问题进行了理性思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8.
大连通俗文学创作及评论从20世纪20年代起步,进入80年代以来,大连通俗文学创作掀起热潮,通俗文学研究和评论也持续展开。大连为主的研究者揭示出大连文学(文艺)创作的通俗性诸特征,如作品体现出的海洋性、东北"黑土地"的本土性、源自生活的角色意识等特征,并推究其成因,主要是受大连特殊的地理位置、多重殖民文化背景等文化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129.
In an introduction to her webseries Tropes vs Women in Video Games, critic Anita Sarkeesian makes a disclaimer: “This series will include critical analysis of many beloved games and characters,” she says “but remember that it’s both possible, and even necessary, to simultaneously enjoy media while also being critical of its more problematic or pernicious aspects.” Sarkeesian’s statement pre-empts a common complaint made of feminist criticism: namely, that it inhibits the consumer’s pleasure in her or his favourite texts. In this paper, I argue that feminist criticism is in fact intrinsic to many viewers’ enjoyment in popular culture. Surveying texts such as Feminist Frequency, Jezebel, and the television recap series Rosie Recaps, I develop the concept of pleasurable criticism as a way of describing the increasingly visible modes of feminist enjoyment discernible in the broader culture. By identifying pleasurable criticism as a viewing practice,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how feminist criticism can be constitutive of rather than extrinsic to pleasure.  相似文献   
130.
Screen images of old lesbians combine modes of representing female gender, lesbian sexuality, and old age, all of which contain layers of otherness within a hetero-patriarchal and youth-centered society. Analyzing a range of films, from independent to mainstream cinema, this article explores how the ghosted lesbian paradigm intersects with narratives of aging as decline in representations of lesbian characters who are over the age of sixty. The spectral matters of illness, death, mourning, and widowhood inevitably culminate in an unhappy ending. Removed from a lesbian community context, intergenerational continuity vanishes and the old lesbian emerges as the cultural oth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