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1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7篇
民族学   9篇
人口学   25篇
丛书文集   127篇
理论方法论   32篇
综合类   549篇
社会学   7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41.
小说文本:中国文化的另一种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明代拟话本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为个案,解读中国男女文化与社会生活的历史真相,并由此质疑以经典文本与精英思想来阐释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性,指出中国文化的多元性和多层次结构,以及正统道德观念与社会生活之间实际存在的距离。文中强调传统通俗小说的纪实特点及其认识功能,主张“小说可以观”,观世态知人情,在研究中国古代社会与文化心理方面具有特殊价值。  相似文献   
642.
美国高度发展的商品社会造就出生产-消费型的生态环境.文学作为其组成部分,不可避免地成为精神生产-消费品.与严肃文学相比,通俗文学的成功在于它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消费欲求.作为精神消费品的主要生产者,通俗小说作家悉心关注文学作品的消费市场,根据不同的消费群体心理企盼,创作出不同类型的作品浪漫传奇、侦探小说、恐怖小说,科幻小说,爱情小说等,以使有着不同兴趣及偏爱的读者有充裕的选择空间.大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要又进一步刺激了文学的生产.此外,严肃文学的衰落与悬置终极真理的社会文化氛围也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643.
论明代后期通俗小说刊刻的思想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后期通俗小说的刊刻表现出多种特点,从思想内容的角度看,主要有鹜逐男女之情、渲染时事政治、倾向市民生活、格调趋于庸俗.这些特点的出现有其时政治、经济方面的原因,也有时代社会思潮方面的原因,同时还受其时小说理论的影响,并与市民阶层特殊的文化需求和欣赏趣味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44.
中晚明发生在一个特定的文化背景上,此一背景由其时的社会思潮、社会风气、商人阶层的崛起、士商关系的调合等方面构成.此期通俗小说的发展正是在以上各方面的相互作用及影响下而实现.  相似文献   
645.
以社会心理学相关理论为背景知识,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外界影响、偶像类型、选择的崇拜模式、崇拜目的以及所导致的投入程度这五个方面为切入点,对比以往的研究成果,剖析在当前大众文化迅速发展的社会中青少年偶像崇拜行为的特征并探讨产生这些特征的原因。  相似文献   
646.
马克思全部学说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解放。这个目的的达到是建立在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交往变成普遍交往的基础上。本文着眼于世界历史的角度,突破了传统的对马克思交往理论二元理解的方法,提出了对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四分理解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深刻理解马克思理论的结论———人的解放。  相似文献   
647.
大众传播变革与当代流行文化的勃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文从大众传播方式的历史变革入手,分析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的内在关联,继而指出,流行文化———当今大众文化主要样式———的勃兴,是新传播技术与全球商业化浪潮的合力所致,并从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论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调控传播媒介,引导文化流行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648.
德塞都将积极的阅读形容为"盗猎",并指出这种"盗猎"是一种"挪用"而不是"误读"。在此基础上,德塞都还为我们提供了另外一个关于粉丝文化的重要洞见:读者不单单是"盗猎者",他们还是"游牧民",总是在移动,不断向其他文本挺进,挪用新的材料,制造新的意义。德塞都的"盗猎"模式强调了意义制造的过程和大众阐释的流动性。德塞都的模式对文本意义的性质保持了一种不可知论的态度,使得各种竞争的和矛盾的阐释也都具有效力。德塞都的理论并不一定拒绝作者意义或学术阐释策略的价值,因为它们也提供了它们自己的愉悦和回报,这是不容忽视的。源自德塞都的解读模式只是将这些阐释性的目标和策略纳入了一系列更广泛的、在通俗文本中制造意义和寻求愉悦的方法,其中所有的解读方法都或多或少地同样值得接受。德塞都的文本盗猎和游牧解读的概念对思考媒介消费和粉丝文化特别有帮助。  相似文献   
649.
由于核的特殊性,加上公众普遍缺乏核相关知识,涉核项目的风险被放大,“邻避效应”更加剧了公众谈“核”色变的心理。我国核科普公众沟通存在顶层设计不足、方式单一、对象定位模糊、吸引力不强等问题。因而,做好顶层设计,推动法规制度建设;落实企业社会责任,提高公众可接受度;注意科普的精准沟通;关注核心理建设;加强核科普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650.
道德宿命意识的虚幻性为雅俗文化的整合提供了极大的空间与可能,其道德本体、赏罚主义、需要外在主宰力量等特征使《考城隍》以科举考试选拔城隍、因仁孝的儒家道德意识和关于"有心为善"的较好道德理论水平而施以"给假九年"的奖赏,以及其他情节共同展现了雅俗文化在道德宿命意识上的冲突与整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