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5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23篇
管理学   84篇
民族学   24篇
人口学   24篇
丛书文集   282篇
理论方法论   69篇
综合类   1927篇
社会学   39篇
统计学   39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208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161篇
  2007年   185篇
  2006年   220篇
  2005年   210篇
  2004年   184篇
  2003年   170篇
  2002年   122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吃讲茶"是清代至民国时期长江流域的一种专门的解纷习俗。它的解纷模式属于不同于国家解决和个人解决的社会解决模式。这一模式以临时集会的形式,以茶馆为纠纷解决场所,以"中人"或茶客为解纷主体,将民间调解与民间审判有机结合。它所走的多元化解纷路线、它对民间和谐文化元素和民间公共舆论场所的利用等因素,对于矫正中国今天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的"诉讼单边主义"倾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纵观萧红的一生,漂泊是她无法逃脱的命运,漂泊感也就成了她终生化解不开的情结.由此产生的漂泊意识浸润在她众多的作品中,成为她表现生活的独特视角,因而成就了萧红小说在女性文学史乃至现代文学史上无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和恒久的艺术魅力.究其形成的原因,又是与萧红童年的生活环境、所处的文化背景以及民族危机紧密相关.本文就是从以上三个方面具体阐释漂泊意识与萧红小说创作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3.
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教育实践环节,而潜在课程建设对素质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和促进作用。潜在课程指在学校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因素影响下所构成的一种无形的、非正规的具有陶冶作用的集合体,具有潜在性、丰富性、持久性、经验性等特点,对大学生思想品德、实践能力等各方面的素质提高以及创新能力培养具有重要作用。高校潜在课程的开发和建设,为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从一组互不相关的函数中推导数值法中单元形状函数的简便而有效的算法,以特定的一维内插方法导出各种二维、三维的内插方法,它们对奇异性的模拟是有益的;为了适用于延伸到无限远的单元,假设形状函数类似于Lagrange多项式,但包含了一个按指数衰减的项。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一种求解双目标线性规划(SBLP)的方法.根据上海市土地使用与交通的现状建立了一个拟动态的模型(BOLT),并用该方法加以求解。根据得到的解对上海市土地使用与交通相互作用的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给出了一种化具有多个分段点,且在各区间段上的表达式为多项式函数的分段函数为初等函数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讨论了多目标半无限线性规划的对偶性,得到了几个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18.
该文考虑一类对角型蜕化抛物组,允许主部系数矩阵的特征值正比例于未知解的模的适当正幂次,也正比例于未知解梯度的模的某个正幂次.对右端项有某种特殊结构的情形得到了解最大模的先验估计.  相似文献   
19.
利用上下解,Brouwer不动点原理及Lyapunov泛函方法,讨论了一类具有反馈控制的Logistic扩散系统的周期解问题;获得了周期解存在且稳定的判别条件.  相似文献   
20.
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如何定位一直是理论界争论的焦点之一。通过对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分析,指出在中国市场和政府结合的最佳途径是以市场为基础,将政府职能转化为以建设公共服务型为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