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556篇 |
免费 | 87篇 |
国内免费 | 48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77篇 |
劳动科学 | 1篇 |
民族学 | 31篇 |
人才学 | 2篇 |
人口学 | 30篇 |
丛书文集 | 638篇 |
理论方法论 | 175篇 |
综合类 | 3429篇 |
社会学 | 194篇 |
统计学 | 11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0篇 |
2023年 | 30篇 |
2022年 | 28篇 |
2021年 | 32篇 |
2020年 | 45篇 |
2019年 | 57篇 |
2018年 | 41篇 |
2017年 | 56篇 |
2016年 | 66篇 |
2015年 | 76篇 |
2014年 | 178篇 |
2013年 | 250篇 |
2012年 | 259篇 |
2011年 | 262篇 |
2010年 | 229篇 |
2009年 | 270篇 |
2008年 | 259篇 |
2007年 | 349篇 |
2006年 | 323篇 |
2005年 | 333篇 |
2004年 | 352篇 |
2003年 | 349篇 |
2002年 | 254篇 |
2001年 | 265篇 |
2000年 | 152篇 |
1999年 | 55篇 |
1998年 | 27篇 |
1997年 | 16篇 |
1996年 | 24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6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阮学永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5(2):123-125
当代中国以自由为核心的美学建构大致可分为三种形态:以人的物质实践所取得的各种成果为"自由",为论证基础的高尔泰所代表的"自由"美学;以个体生命的自我实现为"自由",为论证尺度的潘知常所代表的生命美学;以中国传统审美精神提供的"自由"为基础,并在斯的时代条件下进行了重新建构的刘士林的澄明美学. 相似文献
92.
北宋对史籍印本的刊刻、传播,使其朝野上下灌注有强烈的"镜子"意识。宋人的史学意识上,首先表现为史学观念上突出封建伦理纲常的重要性,其次,则表现为对"上天感应论"持矛盾辩证的批判态度。宋人的历史辩证思想虽不能挽救北宋王朝的灭亡,但却促进了宋人"历史直觉意识"的形成,进而宋代文人也从史籍印本中揣摸出简洁、形象、生动的古文师法。简概而言,历史赋予宋人的直觉意识是,创作者虽有"意旨"主导,但是创作走向及过程却是作者无法事先控制的,它取决于作者当下创作意识的瞬间呈现,是作者以生成的观念理解存在,是对历史生活"直觉"把握的结果。此种直觉意识,也使得宋人的诗词、文章有了更多的"新变"。 相似文献
93.
科学发现问题是一个有着颇多争议的问题,文章试图从科学哲学和科学家的角度来探讨科学发现的本质实质就是科学创新,科学发现体现出创造性思维的运用,同时本文还强调在科学发现中要保持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之间的必要张力。 相似文献
94.
前沿科学方法论与创新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守仁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4):1-7
"超—自"原则和"不变—可变"原则是前沿科学方法论的一般方法论原则,这一科学方法论与创新思维具有紧密相关性。前沿科学方法论的科学哲学基础是宇宙物质自身内在必然运动与内在自随机运动的相互整合,是"对称—对称破缺"方法论、"超耦合—自随机"方法论以及这两种科学方法论的辩证整合。创新思维的科学实质是在人们的知识信息、工具手段、研究经验、科技水平等相互超耦合达到足够充分或呈现特定可能时,将导致具有灵活性、新异性等特征的自随机思维激发及其与客观事物的不断关联和相互作用,从而实现以"超耦合—自随机"探索、应变、选择、创造和缔新为其基本表征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行为。基于这一观点,前沿科学方法论与创新思维方法论二者将整合统一。 相似文献
95.
周德新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9(6):99-101
实践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把握世界、分析问题的根本方法。把实践思维方式运用于哲学案例教学,既是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需要,又是走出哲学教学的困境,增强哲学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6.
建构科学的人学理论 ,关键是为其确立一个总体性方法论。马克思以前的哲人们未能科学地揭示人的本质 ,目前理论界对人学研究所陷入的困境 ,关键在于没有或没能运用实践思维方式去思考这一问题。实践思维方式是马克思新哲学的根本特征 ,只有自觉地把它运用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研究之中 ,才能科学地理解人的属性 ,准确地揭示人的本质 ,由之才能建构真正传达出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的人学理论 相似文献
97.
大数据时代的思维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欣荣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13-18
大数据正向我们扑面而来,世界正急速地被推入大数据时代。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人类的思维方式也将产生巨大的改变,因此我们必须从以往的小数据思维迅速转换成大数据思维,以适应这场急速的变革。大数据思维具有整体性、多样性、平等性、开放性、相关性和生长性等特征,从本质上来说它是一种复杂性思维。大数据思维获得了技术上的实现,因而影响更加巨大和深远。 相似文献
98.
张宏洪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18(5):37-42
南宋时期的社会时势使陆游成为屈原的异代知音,陆游对屈原爱国主义思想及爱国者人格的继承是十分具体而深刻的。陆游和屈原,两人爱国主义思想的基础完全一致,有着承传关系;屈原有“美政”理想,陆游也根据当时社会时势提出“美政”理想,其中的很多思想、精神一脉传承;陆游为实现恢复中原、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抱负,如同屈原一样也作了终生的不懈追求,表现出一个爱国主义者的高尚人格。陆游将我国爱国主义传统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相似文献
99.
林天宝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5)
论述了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分析了批判性思维的内涵,然后分析目前高校批判性思维培养缺失的原因,结合高职日语泛读课程的教学实例探讨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0.
孙立新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1):106-109
柏格森,20世纪西方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开创了生命哲学的先河,从此,生命冲动的激流在整个欧洲漫延开来。他独特的智慧和思想以法国浪漫主义的艺术文风表现出来,使人充分领略到法国浪漫主义的情怀。就其实质来看,柏格森生命冲动哲学的最终结论遵循的是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