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50篇
理论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206篇
社会学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美国的个人主义与中国的集体主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历史与现实角度简要分析了美国的个人主义与中国的集体主义,并用实例论证了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与社会环境中的人们所持有的价值观念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42.
马克思和新制度经济学构建制度的方法存在着根本的分歧。新制度经济学在继承和发展古典个体主义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制度个体主义。由于武断地认为制度是个人选择的产物,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分析就必然以个人为理论出发点、以致陷入“人与社会相互决定、无限倒推”的二律背反的困境之中,无法真正把握制度的本质和发展变迁的规律。而马克思则以唯物史观为基础,通过批判各种古典个体主义分析方法,在充分肯定人类生存需求的作用的基础上,从人类系统与自然界系统间的关系入手,引入社会实践,从满足需求的方式、社会手段入手,抓住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生产活动在历史发展中的主导地位这个关键,建立起制度整体主义分析方法,克服了制度个体主义分析方法的种种缺陷。  相似文献   
43.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是在继承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基础上,强调资本主义自由化、市场化、私有化的各种学派的总称。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上的破绽在于只从效率角度看待产权,否定习俗、传统和共有的社会价值观对财产权力配置的影响和作用。市场万能论否定政府对经济有限干预的必要性。极端个人主义将人等同于动物而忽略人的社会属性。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盛行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产权改革中国有资产流失和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弱化。二是个人主义盛行导致机会主义盛行和人们行为短期化。充分体现了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片面性和个人主义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44.
In 2009, a political youth movement known as the Post-80s emerged in Hong Kong to protest against the construction of a high-speed railway. While local academics and government officials framed the motivations of these youth protesters using economic rationales, I argue here that the Post-80s are better understood as conveying their dissatisfaction towards existing political structures in the city. This profile sets out Post-80s criticisms of the entrenched hierarchical dynamics in Hong Kong political culture that has shaped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government, political parties and the wider population, and discusses how the Post-80s have responded to the representational imbalances imposed by these hierarchical practices in the local political sphere by advocating for a way of doing politics where individual voices (as opposed to the collective) are emphasized, and where horizontal structures are used. I conclude by exploring the repercussions of this critique on recent political discourses and protests observed in Hong Kong.  相似文献   
45.
方法论个体主义和方法论集体主义的分歧源于社会理论中的能动性与结构问题。方法论个体主义体现了一个极端,即强调行为主体而不是社会结构,是一种试图仅用个体相关的方式处理社会结构、制度和其他总体现象的方式。方法论集体主义体现了另一个极端,强调整体结构而不是个体,认为所有个体倾向或行为能够也应当从社会的、结构的、文化的或者制度的现象中得到解释。这两个极端都有其缺陷:个体主义否定结构影响,不承认多层次系统中存在着不同的"质"层级,集体主义对改变个体的过程和机制也未给予充分的关注。而对这两者的超越与综合则包括了结构化理论、批判实在论、凡勃伦制度主义、奥地利传统的互动主义以及基于现代系统论的系统主义等。结构化理论和批判实在论试图从实体层次上分离能动性与结构,凡勃伦制度主义和互动主义试图从不同的角度解释能动性与结构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系统主义则采用系统论的思考方式,强调不同层级和不同网络中的循环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46.
陈雷 《兰州学刊》2008,(7):15-18,147
美国文化中的个人主义、日本文化中的集团主义以及中国文化中的家族主义分别对其所属的企业伦理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并形成了相应的企业伦理模式。从处理群己关系的价值观角度看,三国的企业或者强调个人利益,或者强调集团的利益,或者强调家族的利益,不一而论。克服家族主义企业伦理模式所固有的消极因素,借鉴美国的个人主义企业伦理模式与日本的集团主义企业伦理模式的积极因素,参照现代企业制度的相关要求,打造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的企业伦理模式,是采用家族式管理制度的中国企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7.
俄罗斯作家高尔基和宗教哲学家别尔嘉耶夫都曾就俄罗斯民族灵魂的双重性、民族心理和民族命运的关系、集体主义和个性主义等问题分别进行过探讨,其观点和结论远不是一致的,但又具有某些联系和交叉,从而构成一种既彼此冲突、又互补互释的对话格局.考察他们各自的见解及其对话关系.对于深入认识20世纪前期俄罗斯文学精神与思想成果,有着显而易见的意叉.  相似文献   
48.
英国18世纪著名小说家笛福,是处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伟大作家,由于其生活的社会背景影响其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体现了明显的经济个人主义特征,其笔下的人物大都家庭关系简单,视金钱为最大的追求,重视契约和账目,追求个人生活的独立。  相似文献   
49.
现代西方法哲学可以概括为关于"自由"的法哲学。其哲学基础是被称之为"人本主义"或曰"个人主义"的事物,这正是当今西方世界观的核心与精神。在宏观的历史观看来,人本主义必然走向虚无主义。人本主义时代的结束,意味着由西方主导的近现代亦将结束,我们必须寻找新时代的原理。  相似文献   
50.
餐桌文化在当今社会人们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西方文化的面子观差异从餐桌文化中可以管窥一侧。中西餐桌文化从餐桌氛围、劝酒文化、点菜习惯及餐桌话语都体现出中西文化的面子观差异。虽然中西餐桌文化在人际交往中都注意到了面子,但由于历史条件、文化基础和思维方式的不同,两种餐桌文化表现出不同的面子观文化。中国人在餐桌交际时往往采用积极的面子策略,体现了以群体取向为主的中国文化的价值观,西方人在餐桌交际时侧重采用消极面子策略,体现了以个体意识为核心的面子特征。面子文化只有差异,没有对错与优劣之分。为了确保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我们要尊重并包容面子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