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15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25篇
社会学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20世纪后半叶以来,人类学内部出现了学术反思潮流,传统民族志进入了一个实验性的时代。相应地,民族志求真历程也随着时代转换而彰显出来。在民族志的求真历程中,需要以批判与反思作为其走向科学道路的武器和方法,并有一个科学的民族志理论范式来解决民族志品质问题。  相似文献   
22.
在后现代社会阶段,人类的生存境况和知识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的环境使得美学的内容和功能也发生了变化。所以,詹姆逊要绘制一幅全球性的“认知绘图”美学,以正确地分析和判断后现代文化的状况和处于这种文化语境中的人类的现在和未来。他借鉴地图学的意义,为认知领域勾画出以“空间”概念为基本依据的“认知绘图”。“认知绘图”是詹姆逊精心设计的崭新文化政治模式,为当代文化提供一种新方法和新视角,借此研究后现代时刻奇特怪异的全球性空间。詹姆逊的“认知绘图”理论突破了传统的反映模仿说和旧的“再现意识形态”的框架,在新的历史境遇中融入了更多的内容,形成一种兼容并包的美学模式。  相似文献   
23.
当代社会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催生了话语间相互混杂性,而广告话语的创新性正是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体裁间属性资源的移植。基于体裁分析的视野,通过香港又一城购物中心之个案,收集特定时间段内该中心内的所有商场促销海报,进而解构其体裁结构、大量使用的多模态符号系统和该类语篇的体裁内嵌现象。  相似文献   
24.
后现代化景观下的学充斥着世俗化现象,但学之为学,在于其本有的底线-乌托邦精神的守护神,学对乌托邦的守护乃是坚守一种信念,一种理想,乌托邦之于学是神圣价值与审美价值的重构,凭此学才能让人在困境中生出希望,才会为人类开拓出意义丰满的人生境界,人类的精神家园才会有一株常开的奇葩。  相似文献   
25.
重构女性主体性:一种后现代女权主义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构女性主体性是后现代女权主义的一个主要理论观点 ,它批判男权中心文化对女性本质特征的设定与歪曲 ,主张由女性自己来言说和重新界定被父权制文化贬低和歪曲的女性特征 ,进而重构女性主体性来获得女性的彻底解放。在对该理论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主要理论观点、重构主体性的方法以及该理论观点存在的不足等进行分析和探讨中 ,以期能够对后现代女权主义这一理论观点有一个深入和准确的把握  相似文献   
26.
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观是关注人的主体能动性发挥的创新哲学,这是其与古典管理理论、新古典管理理论和现代管理理论三个阶段管理观的根本区别,也是后现代管理时代降临的重要标志。以知识为中心的管理论、谋求主动和适应的组织论以及现实化的人本管理,不仅反映着知识管理的三大本质要求,而且也预示着知识经济时代管理实践的变革方向。  相似文献   
27.
后现代思潮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冲击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思潮是20世纪60年代左右产生于后现代发达国家的泛文化思潮,从其产生至今,广为流传,虽由势盛逐渐走向势衰,但其影响几乎波及全球。当代大学生是一个最为敏感的群体,自然对这股强劲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反响也较为强烈,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不能无视这股思潮在当代大学生思想观念中的震荡,必须深入了解后现代主义的精神实质并客观分析、评价其双面效应,正确引导大学生。  相似文献   
28.
随着后现代史学的发展,传统历史学"宏大叙事"方式受到了冲击和挑战,史学研究"微观化"渐成大势,却导致断裂历史的"碎片化"现象滋长,引起学界争议不断。文章通过探索后现代史学思潮影响下"宏大叙事"危机和面临的挑战,分析后现代史学"微观化"研究视角的发生发展,梳理史学"碎片化"现象和方家论争,希冀运用后现代史学合理科学的研究方法,避免由于割裂历史导致难以对历史进行重建和复原,推动史学研究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29.
传统意义上的读解过程仅仅是对文本预设意义的找寻和发现,而后现代主义小说不仅在文本形式与内容上最大程度地解放了读者,而且提供了读者自由出入文本内外,化身为多重身份的可能性。科塔萨尔的《公园的延续》在内容上游离于真实与化身、相关与相离之间,形式上竭尽自由之能事,读者在体验到文本的非延续性、消解性、虚构性的同时,亲自化身为被谋杀的对象,"读者之死"的主题播散于文本内外。  相似文献   
30.
在反叛传统绝对主义哲学的潮流中,相对主义精神张扬并灌注于20世纪西方哲学的发展中.哲学从确定性理解走向"非确定性".后现代哲学的出现,又使哲学理性向"非哲学"滑落.当代西方哲学的"非哲学"意义表现在于通过力主消解历史,倡导边缘化、形式化、非中心化,模糊了哲学与其它学科的边界,丧失了哲学的合理性与合法性."非哲学"是西方现代、后现代哲学自我孕育的一种"怪胎"."非哲学"以相对主义替代绝对主义,使其扭断了哲学发展链条中的必有环节.随着这一环节的修复,随着哲学在绝对、相对统一精神主导下的未来发展,"非哲学"将从理性王国中淡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