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870篇 |
免费 | 156篇 |
国内免费 | 93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5篇 |
民族学 | 51篇 |
人口学 | 26篇 |
丛书文集 | 982篇 |
理论方法论 | 270篇 |
综合类 | 4566篇 |
社会学 | 181篇 |
统计学 | 1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篇 |
2023年 | 36篇 |
2022年 | 61篇 |
2021年 | 55篇 |
2020年 | 62篇 |
2019年 | 65篇 |
2018年 | 50篇 |
2017年 | 57篇 |
2016年 | 70篇 |
2015年 | 102篇 |
2014年 | 292篇 |
2013年 | 254篇 |
2012年 | 351篇 |
2011年 | 454篇 |
2010年 | 417篇 |
2009年 | 407篇 |
2008年 | 425篇 |
2007年 | 478篇 |
2006年 | 507篇 |
2005年 | 413篇 |
2004年 | 400篇 |
2003年 | 351篇 |
2002年 | 306篇 |
2001年 | 235篇 |
2000年 | 163篇 |
1999年 | 34篇 |
1998年 | 13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3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复杂性思考 --兼评惟实践主义倾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家祥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2(1):5-11
本文认为在我国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中存在着一种片面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忽视或不能全面理解理论对实践的能动作用的惟实践主义倾向,从理论与实践关系复杂性的角度并列举了其四种表现:( 1)只承认实践检验理论,不承认理论检验实践;( 2 )对理论来源于实践作简单片面的理解;( 3 )把理论创新简单化、庸俗化;( 4)把理论联系实际简单化、庸俗化。作者还探讨了一些深层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32.
马克思在对东方社会理论的研究和对亚细亚生产方式基本特征的揭示过程中 ,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思想。认为社会历史发展道路 ,既是统一的 ,又是多样的 ,马克思提出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 ,不仅指出了俄国革命道路 ,更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方法论。关于社会历史进程问题和社会历史尺度问题 ,马克思亦做了辩证的阐述。 相似文献
33.
改革开放以来世界城市治理法治化的进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城市"诸多指标中,法治是核心要素之一。30年来,中国已走上法治道路,其中大城市的法治建设作了重要贡献。依据世界和中国经验,世界城市的法治化应走"强政府"大社会"的路子;应创建"法治型"政府,关键是做好人权保障和权力制约;应创建"服务型"政府,将"职责"置于"职权"的优先地位。北京作为"世界城市",未来仍应十分重视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34.
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城市国际竞争力提升——兼论大连市国际名城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提出了城市国际竞争力内涵 ,然后分析了产业结构高级化在提升城市国际竞争力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最后结合大连市的实际情况 ,得出产业结构高级化是增强城市国际竞争力的根本 ,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35.
当代知识生产力的发展及其对唯物史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康永超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3(4):379-384
知识生产力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凸现,既标志着生产力发展明显地突破了单纯的物质生产力,又标志着精神生产力获得了新发展。随着以知识生产力为代表的当代精神生产力的发展,从生产力自身到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及人和社会发展的各领域都对唯物史观产生了新的影响。以知识生产力为代表的精神生产力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时代的发展要求致力于培育和发展当代精神生产力特别是知识生产力。 相似文献
36.
徐亚文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6)
实践法理学把法视为实践的智慧,从主体间性的哲学立场上把行动中的法看做是规范与事实相互关照的连续性结果和具有说服力的意见。从实践法理学的角度出发,环境法学的中国问题应该是政府失灵。环境法的哲学基础是主体间性范式下的生态体认观。环境法治的等置实践就在于认识社会事实与环境法规范的对立,推动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和培育社会的环保理念。 相似文献
37.
国内生态美学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罗卫平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9(2):89-93
反思当下国内生态美学研究,应该审慎思考生态美学的学科界定,生态美学性质及其成因,生态美学哲学基础,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几个方面的问题。生态美学在学理的深层逻辑上并不能圆融地解释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缺位之后留下的美学问题,故生态美学难以担纲重建美学的重任。 相似文献
38.
肖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0(1):89-93
结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英语专业的实践与探索,分析理工院校英语专业面临的危机以及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管理体系、教学内容及方法、实践教学环节以及人才培养的阶段等方面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的相应措施,以期探索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学校优势学科,遵循外语学科发展的基本规律,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9.
曾海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8(6):105-109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作为一种批判的社会理论,在批判现代西方社会日益严重的弊病和危机的同时,旨在为这一社会提供一种建设性的解决方案。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则关注于人的生存问题,力图通过对"存在"整体的深度分析来揭示现实生活世界中人们的生存困境,并最终通过诗性的语言来得到克服。与海德格尔的这一思想进路相比较,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也可以视为是面向生活世界的交往问题而提出来的。哈贝马斯以生活世界作为他的交往行为理论的现实起点,以交往行为为核心实现"交往范式"对"劳动范式"的理论置换,并通过对交往行为进行规范语用学分析将交往理性重建为一种规范的力量,揭示出植根于生活世界的交往活动之中的有效性规范,以此谋求对交往问题的规范性解决。 相似文献
40.
杨俊一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1(6):5-11
解构,已经成为后现代主义的典型标签。然而,解构之后留下的仅是"碎片拼图"的"集合"吗?在考察现代性、后现代性与产业结构互动关系的基础上,对社会哲学后现代转向的三个代表性理论进行概括和分析,从实践建构论的角度,提出"差异—兼容"的(全球)宏观叙事与"共识—信仰"的(本土)微观叙事相结合的历史唯物主义叙事结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