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43篇
  免费   503篇
  国内免费   132篇
管理学   19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67篇
人口学   168篇
丛书文集   1142篇
理论方法论   890篇
综合类   5999篇
社会学   1598篇
统计学   19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23篇
  2022年   163篇
  2021年   175篇
  2020年   200篇
  2019年   221篇
  2018年   216篇
  2017年   259篇
  2016年   231篇
  2015年   289篇
  2014年   563篇
  2013年   1217篇
  2012年   624篇
  2011年   775篇
  2010年   514篇
  2009年   538篇
  2008年   523篇
  2007年   657篇
  2006年   631篇
  2005年   523篇
  2004年   470篇
  2003年   393篇
  2002年   339篇
  2001年   298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911.
居家养老与社区服务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家养老作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新模式,基本符合我国的国情,顺应了社会化养老的国际潮流。本文从居家养老发展的客观依据、所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等多个方面对目前这一领域内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和评论,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12.
在当前我国青少年犯罪问题的治理中,传统的司法矫正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而社区矫正针对青少年自身及其犯罪原因的特殊性,采用更为科学、更为人性化的矫正方式,能够对青少年犯罪问题发挥更为有效的治理功能,具有传统司法矫正模式不可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913.
在先秦时期,人们有着灵敏的听觉辨别能力,这是人们长期听觉实践的产物。夏商以后的声音世界里又多了丰富的人造声音。在听觉的社会性认识上,人们注重正常的听觉需要,反对听觉过度,能够描述声音共振现象,注重听觉的情感功能和社会功能。在听觉和社会事象的关系上,先秦时期的人们已经能够从听觉中窥探到政治色彩,充分发挥听觉在战争中的辨别与指导功能,发挥听觉在外交场合的悦宾功能,发挥听觉在法律诉讼中的察觉功能。不仅如此,先秦听觉还存在着听觉崇拜色彩,对于医疗养生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有力地促进了音乐文化的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还有着丰富的体现。  相似文献   
914.
The impetus towards basing practice and policy decisions moreexplicitly on sound research requires tools to facilitate thesystematic appraisal of the quality of research encompassinga diverse range of methods and designs. Five exemplar toolswere developed and assessed in terms of their usefulness inselecting studies for inclusion in a systematic review. Thewidely used ‘hierarchy of evidence’ was adaptedand used to appraise internal validity. Four tools were thendeveloped to appraise the external validity dimensions of generalizability(two scales) and methods of data collection (two scales). Methodsof combining the scores generated by each tool were explored.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studies were appraised, not separatedinto two spheres but by using complementary tools developedto appraise different aspects of rigour. There was a high levelof agreement between researchers in applying the tools to twenty-twostudies on decision making by professionals about the long-termcare of older people. The scales for internal validity and generalizabilitydiscriminated between the qualities of studies appropriately.The two tools to appraise data collection gave diverse results.Excluding studies that scored in the lowest category on anyscale appeared to be the scoring system that was most justifiable.This approach is presented to stimulate debate about the practicalapplication of the evidence-based initiative to social workand social care. This study may assist in developing clearerdefinitions and common language about appraising rigour thatshould further the process of selecting robust research forsynthesis to inform practice and policy decisions.  相似文献   
915.
折衷整合心理咨询理论与实践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内外研究表明 ,折衷整合的心理疗法正呈现出强盛的发展势头 ,将成为未来心理咨询治疗的主流。异常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认知、情绪、行为三个方面。在遵循人性化、实用化、整体化原则的基础上 ,采取各种适宜的方法 ,围绕认知、情绪、行为进行咨询治疗 ,就会取得全面深入的效果  相似文献   
916.
创新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社区弱势群体思想政治工作的动力之源。我们应以社区建设为主旨 ,在社区弱势群体思想政治工作的观念上创新 ;应以集体主义教育为核心 ,在社区弱势群体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上创新 ;应“以人为本” ,在社区弱势群体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上创新 ;要适应科学化、现代化要求 ,在社区弱势群体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建设上创新。从而努力开创新局面 ,为切实做好社区弱势群体的帮扶工作 ,促进社区建设 ,维护社会稳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917.
通过对马克思的“实践”与海德格尔的“操心”这两个重要概念及其所依附的“存在与时间”观进行的比较性研究 ,可以得出结论 :“实践”的时间性阐释是对“操心”的时间性阐释的原则包含与超越。马克思的时间理论倚重“将来” ,并不是《圣经》的翻版。共产主义的理想境界的开启 ,是一个实际的生存问题 ,不是可以当做逻辑的可能或目的论意义上的可能予以“证明”和“证伪”的。“过去”的意义在海德格尔那里 ,在于说明“天命” ,对于马克思则在于说明人是在“活的传统”中创造历史的。这一切总起来说明 ,从传统的时间、空间观中解脱出来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918.
李洪君 《学术交流》2001,21(3):11-14
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有何异同?二者又是如何转换的?转换的"中介"是什么?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把两类规律统一起来,又指出了其根本区别.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一致性表明即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也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最关键的是"两类规律"可以相互转换,其"中介"是实践,特别是生产实践中的社会生产力.  相似文献   
919.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是符合马克思主义教育规律的一种教学途径,对推进该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实效具有重要意义.成功开展这一教学,需要建立完善的教学运行机制、规范的教学文件和充足的教学实践基地,并解决好领导与管理体制、实践经费保障、师资队伍建设等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920.
论利育实践     
从道德心理的视角探讨我国当前利育实践 ,即利欲观教育的现实开展问题 ,笔者主张从家庭、学校、社会三大维度着手有分工、成体系地具体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