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0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35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479篇
理论方法论   83篇
综合类   2426篇
社会学   34篇
统计学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83篇
  2011年   241篇
  2010年   244篇
  2009年   190篇
  2008年   213篇
  2007年   271篇
  2006年   246篇
  2005年   244篇
  2004年   206篇
  2003年   193篇
  2002年   151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詹姆逊的文学研究坚持马克思主义阐释学,使他介入对社会文化生活的分析,面对后工业社会"文化的扩张",他进而转向了对世界范围内后现代主义文化发展的关注,对后现代主义各阶段文化的特征做了极为具体的描述。  相似文献   
122.
齐泽克的后现代意识形态理论与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之间,既存在着相同点,亦存在着不同点。我们可以分别从本体论的角度和方法论的角度对其进行比较研究。首先,在意识形态的本体论维度,齐泽克和马克思都为其意识形态理论论述设定了一个不可避免的二元对立的假说,即意识形态(虚假)与现实(真实)之间的二元对立关系。但不同的是:齐泽克的意识形态理论更偏重于从现实的意识形态属性出发来揭示实在的幻像属性,而马克思则更加偏重于从批判意识的虚假属性出发来凸显实践的首要性;其次,在意识形态的方法论维度,马克思强调的是具有实践唯物主义精神的实践批判和改造的维度,而齐泽克则强调的是具有伦理和审美色彩的“穿越”策略。  相似文献   
123.
周作人的文艺批评一直以来都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它是那么“传统”却又如此“现代”,因而分析周作人1927年以前的文艺批评及批评思想,尝试探求它既“传统”又“现代”的缘由就显得尤其必要。周作人的文艺批评可在较为外在的形式、韵味层面和较为内在的思想内容两个层面上考查。他的文艺批评在文体形式、语言韵味及审美情调上更多地汲取了传统的养分,而在批评的内容和思想上由于对“人”的发掘和关注而更多地体现了其现代特征。此时周作人的基本批评心理和态度是指向社会与人的“启蒙”,而且从启蒙的角度看周作人的观点至今都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24.
自20世纪70年代末到现在的新时期,新创作的戏曲剧本有千部之多,然而最为人们欣赏的则是浸润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剧目,但许多剧作者在剧中无意识地宣扬了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以川剧《潘金莲》为代表的"思想剧",改变了戏曲通俗文艺的性质,使戏曲严重脱离了最普通的百姓;许多剧目过分追求故事的奇异性,又不注意细节的真实,使得内容缺少生活的依据与内在的逻辑性。  相似文献   
125.
儒家的艺术观在孙过庭的《书谱》里得到了比较完整的继承。《书谱》的书法理想是"中和美",即提倡书法中"情"与"法"、"骨力"与"妍媚"等的和谐统一。《书谱》对书法的人格主义批评也受儒家艺术观的影响。此外,《书谱》"质以代兴"、"异质同妍"的书法风格观也来自儒家美学。  相似文献   
126.
文章提出,为翻译质量控制而修改是翻译批评的专门分支领域。文章讨论了为修改所需要、为已经确立的翻译质量评估标准所指导的翻译能力和翻译技巧,根据翻译对比分析和翻译批评研究,设计了保持源语篇和目的语篇功能对等性的修改过程常量。  相似文献   
127.
论二语语用发展研究认知路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来的研究需从心理学的不同角度,包括认知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考虑学习者的二语语用习得。"Kasper和Rose的这一设想,不仅为二语语用发展研究提出了新思路,也提出了挑战。建立在语用普遍性基础之上的二语语用发展研究,在继承传统语用研究成果的同时,汲取体验认知语用的研究成果,将概念能力发展和隐喻能力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路向。这既有必要,也有可能。  相似文献   
128.
研究曹雪芹和《红楼梦》,首先是要尊重曹雪芹和《红楼梦》,尊重曹雪芹对《红楼梦》的最后修改。脂批扰乱了人们对可卿的正确解读,研究秦可卿必须绕过脂批。秦可卿不是病死,而是非正常死亡。不能说作者写的秦可卿是个败笔,她的形象在《红楼梦》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9.
西方一直以来存在着一种文化悲观主义论调,自启蒙运动以来这种论调便日益风行,尤其是到了20世纪后,更是成为西方文明的主流观点。自斯宾格勒发表他的《西方的没落》以来,文化悲观主义便成为风行的通则而不再是罕见的例外。有些西方学者甚至认为,一开始创造西方的一词就是用以描述一个摇摇欲坠的欧洲文明,在他们看来,欧洲文明就像天边落日的余晖一样,是注定要消失的。在西方高度文明的今天,为什么文明悲观主义会如此盛行?文明悲观主义是如何发展而来的?本文主要是针对西方文明悲观主义的形成和演变作了简单的回顾。  相似文献   
130.
运用翻译目的论和翻译接受美学等相关理论探讨了经贸外宣资料的翻译目的和译文读者的阅读需求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指导经贸外宣资料翻译的三条原则:即选择适量的信息,文本功能语用对等和概念术语译名统一,并用具体译例论述这些原则在翻译实践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