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46篇
理论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959篇
社会学   16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歧义是一种语言形式能够表达两种或两种以上意义的语言现象,它普遍存在于世界各种语言中。一般认为歧义会有碍交流,但如果人们加以巧妙运用,却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更好地达到某一交际目的。文章主要分析了几类英语歧义现象以及歧义在幽默笑话、广告、文学作品中的积极运用。  相似文献   
52.
受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及不同的礼貌原则的指导,英汉两种语言虽有相对应的礼貌用语,包括招呼语、称谓语、请求语、谦语和敬语,但却在实际的语用中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的存在往往会导致跨文化交际的中断或失败。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要排除母语文化的干扰,正确把握和准确使用礼貌用语,从而达到理想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53.
本文把语用前提理论应用到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提出要加强学生在单词、词组、句子、语法等语言内知识的学习;要让学生学会利用已学的知识和上下文所提供的信息进行积极有效的推理;要向学生提供相关的外国文化背景知识,以扩充学生的知识范围。  相似文献   
54.
汉语词缀新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汉语中的“缀”是一个争议颇多的语法单位。“缀”的本质应是自然语言的羡馀性在语法的不同层级单位中的不同程度的反映 ,在词这个层级单位中表现为“词缀”。词缀因其羡馀性或半羡馀性而表现为游离性或半游离性 ,游离性和半游离性是鉴定是否词缀的基本标准。汉语词缀可分为语音化词缀、语法化词缀、语用化词缀三大类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通而转化。  相似文献   
55.
论述了英、汉两种语言中语用歧义的问题 ,重点分析了含义歧义 ,其主要内容包括量歧义、说话歧义及质歧义等  相似文献   
56.
语用等值翻译即译者力求译文接近或等于原文的效果,既要注意具有明显民族文化特征的词语的翻译,也要注重对"言外之义"的理解与传达。  相似文献   
57.
语用生态文明意义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用生态文明是语言生态学研究的新课题 ,这一全新的语用理念有两层意义 :一是语用观念生态化 ,实现言语多样性与语言一体规范的统一 ;二是语用行为生态化 ,坚持“时空相谐”与“绿色消费”的语用伦理。倡导语用生态文明使我们辩证地观照语言规范问题有了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58.
周梅 《宿州学院学报》2002,17(4):117-119
本文介绍了三个平面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评述了该语法理论存在的价值,提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9.
叶南 《唐都学刊》2003,19(3):70-73
义素是词义的语义成分,义素分析是在相关词义之间进行的词义结构分解,以显示相关词义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词是造句单位,词义的语义成分制约着句法成分的语义特征和语义分布。对于句法结构相同句法意义相近的同义句式,义素分析能准确地揭示它们之间深层的语义结构和语用结构差别。"V+着"和"V+到"是一组句法结构和句法意义都相同的句子,用义素分析的方法可以准确地揭示两者的语义和语用差别。  相似文献   
60.
英语语言交际中语用模糊的元语用意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语言交际中,语用模糊是一种特殊的意图性较强的语言现象和语言策略。语用模糊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说话人的元语用意识。元语用意识对语言选择的指导和调控作用会以不同的语言形式表现并在语用层面上留下"语言痕迹",即实现语用模糊的元语用标示,如词义模糊、一词多义、模糊限定语、句子歧义、语义命题矛盾、特定修辞格等;而通过非规约性会话含义和间接言语行为形式表达的语句模糊则没有任何语言标志,只能通过语境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