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46篇
理论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959篇
社会学   16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化形析字"是基于汉字的特殊结构特点,通过离合、增损和假借汉字字形来含蓄机智地表情达意的一种修辞手段。首先概述化形析字,将汉语的化形析字与英语的anagram作比较,并阐述化形析字的语用功能;然后就《三国演义》Moss Roberts和C.H.Brewitt-Taylor两英译本中有关化形析字的翻译策略进行探讨;最后针对化形析字的翻译策略,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92.
中外记者招待会是中外沟通和相互了解的重要桥梁,是树立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文章从外交、外事角度,在国际交流语用研究理论的指导下,运用文献引证和实例分析的方法,探讨了中外记者招待会的语用特征——坦率性、模糊性、委婉性、论辩性和幽默性。  相似文献   
93.
文章以“小句”为视角,采用“疑问句语用性嬗变理论模型”的有关理论和研究方法,以汉英语祈使疑问句为研究对象,从句法层面对其语表形式进行充分的观察、描述和解释,向深层挖掘语里意义,向外层探求语用价值,力求做到形式和意义相结合,以期在祈使疑问句的形式、意义和功能之间找出某种对应关系,对二者的类型进行合理的归纳、分类;对疑问句探询功能的迁移及衰退进行了验证,挖掘出汉英语祈使疑问句出现的根源并发现二者之间异同.同时,也验证了该模型具有跨语言解释力.  相似文献   
94.
探讨了中国英语教材中"建议"对话是否符合英语本族语者的会话习惯。研究发现,教材对话中"建议"的三种答复类型的比例和英语本族语者存在显著差异;教材对话中"延缓答复"方式和本族语者不同;教材对话没能像本族语者那样采取"相互肯定"和"转换话题"等方式退出建议;教材中几乎没有任何(元)语用信息。在对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教材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95.
语用推理能力关系到话语理解的正误,是维系会话的关键。对英语专业学生的语用推理能力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反映了外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据此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6.
随着跨国交际日益增多,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问题突显,由于思维方向不同,文化背景差异、母语负迁移等原因造成交际的冲突和失败。跨文化交际的语用失误需要依靠交际双方的顺应和宽容,提高对目的语文化的领悟力和敏感性去解决。  相似文献   
97.
课堂环境中的语码转换现象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环境与自然交际环境中语码转换的语用动机有较大区别。语码转换在课堂中的恰当运用,有利于教学信息的清楚传达、会话语篇的连续展开、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和学生自尊心的呵护,可以提高教学成效。但是,语码转换在课堂中不可滥用,过多或不当使用也会造成一些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8.
融入合作的隐喻含意策略不仅为隐喻功能的施展起到了引领和护航的作用,而且还为隐喻含意的生成和推论提供了上限参照标准,比照着其下限保障机制--隐喻含意生成策略准则和隐喻含意推论策略准则,我们就能对隐喻含意实施操控.通过对融入合作的隐喻含意策略和隐喻含意生成策略准则和隐喻含意推论策略准则的互动分析,含意研究的阶段性特征及其运作机制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相似文献   
99.
隐喻功能的探究局限于隐喻外显功能的分类和简论,隐喻内隐和模糊功能(包括外显功能)的语用运作机制还没有得到开发.隐喻的外显功能和内隐功能分别指隐喻意义和隐喻含意、隐喻影像、情感和非言语信息之间的趋同和趋异;在隐喻的模糊功能中,相关因子的惯常表现是:隐喻意义(明晰)- 隐喻含意(模糊/明晰)- 隐喻影像(模糊/明晰)- 情感(模糊/明晰)- 非言语信息(模糊).  相似文献   
100.
交叉质询是目的指向和任务驱使明确的交际过程,也是语言使用者不断做出语言选择的过程,这一过程受到元语用意识不同程度的指导和调控,这些指导和调控因语言使用者的风格及社会利益不同而在语言结构层面留下痕迹,而这些痕迹往往能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产生语用含糊。文章以交叉质询为语料,采用例证法和认知语用学的相关概念,从元语用的角度,分析语用含糊这种交际策略的语言表现手段,以及这些表现手段所具有的元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