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1篇
  免费   395篇
  国内免费   14篇
管理学   6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4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08篇
理论方法论   77篇
综合类   1881篇
社会学   195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175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47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173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31.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幼小衔接课程框架得益于大概念的统摄。以数学课程为例,对其幼小衔接课程框架进行分析,得到四点启示:幼小衔接课程的开发先要基于全局审视确认其对于立德树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价值意蕴;幼小衔接课程的纵向衔接要基于课程逻辑提炼大概念,保持综合课程、分科课程间的适度张力;幼小衔接课程的横向落实要基于教与学逻辑,围绕大概念构建知识、能力、传统文化等的学习标准与教学指导纲要;幼小衔接课程的持续完善要基于教育质量监测及时检验幼小衔接成效,为其修订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2.
学前儿童性别教育的有关研究表明,社会上还存在着根深蒂固的性别歧视和性别偏见,身处特定环境中的学前教育教师以及图画书、教学媒体等仍然带有较强的性别歧视和性别偏见等性别刻板印记。为此,国家需要在学前儿童性别教育研究的基础上重视学前教育阶段的性别平等教育,制定相关的政策,建立性别教育的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教师性别平等教育的培训网络平台,以现代性别教育理念为指导,基于对儿童生理差异的尊重,设计出适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性别教育课程,全面有效地实施性别平等教育。  相似文献   
133.
日本和德国的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模式介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环境工程专业教学特点、时代需求出发,介绍了日本和德国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课程设置及实践性环节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色,对我国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规划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4.
元认知发展是学前儿童发展的核心之一。通过对学前教师在数学活动中的元认知教学行为和话语进行个案观察和 分析,可以发现相关教学现状不够理想,主要源于教师元认知意识及相关知识或技能不足,同时也是教学客观条件所限。  相似文献   
135.
以创造性思维培养为核心的课程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创造性思维是创新人才应具备的最基础的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创造性思维。课程教学是高等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因此,必须紧紧围绕这一核心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试方法等几个方面来进行课程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36.
隐性课程及其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性课程是一重要的课程类型,与正规课程教育相辅相成,是我国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隐性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等方面的影响,提高其思想政治觉悟,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思想道德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思想政治教师应该掌握、利用好隐性课程,充分发挥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7.
课程设计是教师培训得以展开的前提,但现行课程模块的设计要么是国家从宏观层面设定,要么是学校从微观层面制定,均难以满足区域性教师学习的要求。本文以笔者所在区域的培训实践为依托,阐明区域性课程设计的依据、标准内容与应用。区域教师学习课程的设计需要考虑理论基础、政策基础和现实基础;在制定和应用其标准时要具备系统分析和动态生成的意识,在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与相互验证中不断进行双向建构。  相似文献   
138.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关键是必须改革和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从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基于课程群的完整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阐述了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进行综合改革的具体做法,这对其他高校相关专业的教学改革及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139.
This study focuses on parental involvement in Sámi schools when developing a culturally sensitive school curriculum. The research recognizes a number of competing and complementary interests that play a role when constructing structures and policies in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wo Sámi schools in Sweden with 115 pupils, their parents and 27 teachers were included in a longitudinal three‐year study. Interviews, school visits, videotapes and document analysis were used to gather informa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e invisible existence of culture‐based school practice and curriculum texts. The lack of contact among homes, schools and community culture was obvious. Parents and teachers expressed an interest in developing a culture‐based local curriculum through a process of reflecting on and creating an education incorporating the past, the present and the future. The study showed that parents, pupils and teachers experienced increased awareness in culture‐based schoolwork. The study pointed to a desire for cooperation between home and school in the development of a culture‐based school curriculum and a school practice supported by a culturally responsible teacher.  相似文献   
140.
本文通过对比穗港两所高校《英语教学法》课程模式的异同,阐述当前的师培工作中一些引人注意的特点,如反思教学、行为研究、教师职业发展、教师认知过程等等。显然,当前师培者正承担越来越重要的自我更新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