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6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28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216篇
理论方法论   79篇
综合类   1160篇
社会学   10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132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在一个实际上靠天吃饭,精神上靠神支撑的时代,宗教活动本身就是农业生产力,它渗透于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中。人类一方面顶礼膜拜,祈神降福,把音韵最优美的媚词献给神灵,祈求降福;另一方面又不甘于自然的摆布,不懈抗争,把最威严、铿锵的咒语念给鬼怪,胁迫神灵。这矛盾双方的相互消长,使人类文化以不同的形式打上了它的烙印。古代农事诗也是如此,祭祀的媚词、巫术的咒语和揣度神意的卦爻辞,都是农事诗诞生的温床。  相似文献   
12.
在马克思那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发展,是以“双重自由的”雇佣工人的存在为基础的;并且,在从形式隶属到实际隶属、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到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过渡,是作为资本主义发展的自然结果而出现的。一些当代马克思主义学者的研究则表明:资本积累与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互动。不仅会使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形式隶属长期延续下去,而且会重新创造出各种形态的非自由劳动关系,以维持资本的赢利能力。这些研究证实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现代资本主义劳动关系的多样性和在特定条件下退化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从生物—心理—社会的视角全面地探讨灾难情境下的人们的社会心态变化规律及其特点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生物学视角的研究成果表明,灾难后的心理行为变化源于人类前额叶的高级认知控制功能受到应激影响的条件下转变为由杏仁核所主导的快速情绪反应模式。心理学视角的研究分析认为,灾难后的心理行为变化可看做进化心理学和精神分析理论双重意义上的心理原始化过程。社会文化视角的分析认为,灾难后的心理行为变化可看做一种社会文化心态模式从平时状态向灾难应急模式的转换。这三个视角的研究分析既有内在本质的联系,也遵循各自不同的逻辑,只有将这三个视角结合起来考虑,我们才能获得对于灾难后社会心态变化的全面认识。  相似文献   
14.
与秦始皇一样,汉初的皇帝也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但他们追求最大化利益的手段越来越巧妙。汉承秦制,刘氏家族重新确立被放弃的皇帝制度,从制度上保证自己获取最大利益的同时,巧妙运用其他的社会制度,巩固其既得的利益。他们在追求最大利益的同时,也追求最安心、最长久的利益享受。从这个角度看,汉初的皇帝追求个人利益的策略要比秦始皇略高一筹。  相似文献   
15.
和谐的人——儒学视野中的人及其道德维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儒学视野中的人是和谐的人,体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和身心的和谐。作为封建意识形态中的一个重要思想体系,儒学在现时代已不合时宜,但其理论中又积淀了道德生活实践中特有的智慧和历史经验,包含不少真理性颗粒,为当代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完善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源。  相似文献   
16.
腐败有自己的机制,是由对人性的基本假设不完全正确导致的制度内在缺陷所决定的,其机制有三种:动力机制、运行机制、调控机制。这三个机制是官员对制度内在缺陷的适应。因此,从根本上反腐败就必须对假设加以调整,运用权力制衡,破坏腐败发生、发展变化的机制。  相似文献   
17.
公民,市民,人民的法哲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公民、市民、人民的词义辨析,阐述了三者辩证关系,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它们产生、发展、最终消融的历史现象作了较系统梳理,提出了几个新观点。文章还阐述了当代中国完成上述进程所面临的困难及应把握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8.
儒家思想是中国最古老、最博大和最有影响的学派,仁学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仁学是孔子依据礼乐文化传统所做的理论创造,是反映社会变革过程中的时代精神的一种哲学。他所包含的仁者爱人、忠恕之道、仁民爱物、民贵君轻、天人合一等内容,对我们当今社会仍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形成过程以及中国共产党对这一理论继承与创新的历史考察,认为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与实质,中国共产党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深化,为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而构建和谐社会,又赋予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崭新的时代内涵。人的全面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在实践中必须着眼于人,以经济发展为支撑,从而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生态经济的本质在于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其根源在于人自身的和谐。和谐是一个系统的和谐,老子的关于“道”学说是基于对宇宙万物的宏观考察和辩证的思考基础上形成的系统学说。其“天人合一”的思想、无为、无欲的思想对于当前生态经济的教育和践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