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23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125篇
社会学   1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大学生村官岗位职业化建设需要一套长效机制.工商业职业经理人制度经过近两个世纪的发展,各种管理规范已经完备,大学生村官的职业化建设可以借鉴工商业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成功经验,从完善选聘机制、进行岗位细分、规范聘用合同、强化责任落实四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22.
治安法官制度诞生于英国,迄今已有近700年的历史.治安法官在经历了14-18世纪的鼎盛时期后进入衰退期,并在19世纪实现现代转型.虽然各个国家或地区的治安法官并不完全相同,但各国或地区的治安法官制度的核心构成因素存在着诸多共性,共同构成了治安法官的现代运行形态.该制度近700年的发展史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司法职业化与大众化的关系、有效化解中央与地方利益的冲突等方面提供了一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23.
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角色定位不清晰、职业职责不明确、待遇偏低、队伍不稳定、工作机制不完善、职业化程度不高、职业发展规划不明确、辅导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职业意识不足等困境。通过明确辅导员的职业定位、严格职业准入机制、细分角色职能、加大岗位培训力度、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强化岗位考核管理、完善激励机制、创优工作环境、加强科学研究、健全领导机制、建立投入机制、规范制度保障机制、确立学科平台等多方面、全方位、立体化的工作实践,可以有力推动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24.
立足我国中职教育的发展现状,指出中职教师岗位具有教育对象特殊化、所处环境复杂化、工作内容多元化、社会角色综合化等四个特征。从知识结构、职业态度、素质提升等三个角度,分析了目前中职教师专业化发展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中职教师专业化发展在教育观念、职业道德、业务知识、教学能力和身心素质等五个方面的目标取向。同时,从社会、政府、学校及教师等视角,探讨了中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推进策略。  相似文献   
25.
数字媒体时代高校新闻人才培养需要树立专业意识,着眼于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建构,将学生的媒介技术运用能力视为入职基本素养,提升学生的多媒体内容整合能力,将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协调能力视为根本。师资建设上的"派出去"和"请进来"策略,硬件建设上的数字媒体实验室建设,课程建设上大胆的教学理念与课程改革,是数字媒体时代新闻人才培养专业化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26.
角色冲突视角下的辅导员职业化与专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学生工作体系的复杂化造成了辅导员角色的复合化。辅导员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要扮演不同的角色,体现了辅导员工作的复杂性,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角色冲突。高校辅导员角色冲突表现为职业成果模糊与自我价值实现的冲突,渴求尊重与缺乏认同的冲突以及不同角色期望引起的冲突,加强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与专业化,是解决这一矛盾的重要出路。  相似文献   
27.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开始恢复和重建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体系,当中一直存在着的本土性工作和西方专业化工作的争论,社会工作教育和社会工作实践分离。进入21世纪以后,社会工作专业化进程开始加快,表现在社会工作教育体系迅速扩大,社会工作职业资格和注册制度开始出现,社会工作实践领域在扩展。当前,社会工作界的担心已经由如何发展转变为如何规范的问题。或者说,专业化进程已经进入到规范设定界限的状态,关注社会工作的专业纯洁性、社会地位和职业声望。本文从社会建构主义的角度,提醒在专业化初期,大家的关注重点应该由专业化规范回到拓展专业实践领域上来,推动务实的社会工作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28.
ABSTRACT

This article highlights the ideational factors underpinning the movements to professionalize teachers in the United-States and in France. It demonstrates that the deep driving force behind these movements is neither the modernization of schooling, nor the professional interests of teacher educators, but the politico-cultural hold of a philosophical paradigm that met the values and ideals of education and political systems’ actors. By associating human progress with social progress based on natural laws, the naturalistic standpoint of this philosophical paradigm won the favor of the times. Nevertheless, the adaptive conception of intellectual and moral development it supports entails a separation of the mental world of education specialists from that of academic scholars. As a consequence, the major missions of formal education shifted from the training of the mind through the understanding of subject-matters to that of whole social personalities through situated or experiential forms of understanding, the paradoxical outcome being a loss of teachers’ autonomy in terms of professional expertise.  相似文献   
29.
Dialogue is at the heart of social work. In conversations with the professional, clients speak out about their pains and sorrows, and about their hope and beliefs. The conversation is the place where social worker and client try to find new words to express these emotions. In doing that, they construct new meanings and create new perspectives.

The role of dialogue in child development is used to understand this underlying process of social work. It shows how children learn to use language as an instrument to organize their world. The role of social workers is similar to that of parents, to help their clients to find the words that enable them to reposition themselves. As soon as they become the author of their life story again, they will be better able to reconstruct their lives.  相似文献   
30.
在新闻实践中,记者职业权力的特殊性决定了记者本身是一个矛盾角色的结合体。从职业化的角度来看,专业主义要求记者在不违背职业道德的前提下,以客观报道新闻事件为首任。在执行专业任务时,作为一个职业记者,对于自己的角色定位应理智地视情况而定。在报道之前,首先考虑该报道值不值得以牺牲某些人的利益为代价。当新闻事件是可操控的,记者就应遵从职业角色,反之则是社会角色。另外,在参与事件进程的报道中,如果职业角色阻碍了事件进程,那么就应该从事件参与的角色中撤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