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3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41篇
管理学   111篇
民族学   18篇
人口学   31篇
丛书文集   317篇
理论方法论   92篇
综合类   2239篇
社会学   166篇
统计学   2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185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200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204篇
  2007年   214篇
  2006年   263篇
  2005年   216篇
  2004年   184篇
  2003年   185篇
  2002年   157篇
  2001年   143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认识上存在将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等同、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片面化、夸大心理教育的作用,在实践上存在工作机制不完善、专业人员匮乏、理论研究不够、工作形式单一等问题。因此应该针对问题采取有效的对策,加强机构、制度、队伍建设,完善心理教育体系,创新心理教育模式,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有序地开展。  相似文献   
72.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大学生存在对大学环境不适应、无法承担巨大的求职和就业压力、自我定位出现迷惑等问题,为此,可运用心理学方法和技巧,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分析和研究他们的心理状况,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教育和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人格品质,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树立乐观向上的精神;鼓励他们积极参加业余活动,增强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使他们成为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73.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讨论正在不断升温,大学生心理健康受到了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作者从大学生的学业、人际交往和就业三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在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从加强人生观教育,加强自我认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咨询体系,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素质,建立社会、家庭和学校一体的教育环境六个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法。高等学校应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要以"八荣八耻"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指导大学生的心理成长。虽然此项任务繁重,但是通过共同努力,一定会培养出学业优异、身心健康的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相似文献   
7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咨询虽属两个不同的学科,但二者之间的密切联系与内在统一,成为彼此有机融合的基本依据。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咨询的契合,是推进素质教育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也是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75.
以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219份有效问卷,探讨授权型领导对员工创造力影响的作用机制。假设:授权型领导通过心理授权的中介作用影响员工的创造力;员工获得心理授权又通过内在动机的中介作用影响其创造力。研究结果表明:授权型领导通过正向影响心理授权进而提高员工创造力;心理授权在授权型领导与员工创造力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内在动机在心理授权与员工创造力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6.
先秦儒道两家文化是以"和"作为自己的价值内涵与理想目标的文化,其中蕴含有丰富的心理和谐思想。通过对先秦儒道心理和谐思想进行分析阐述并对其异同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它们虽然存在着实现心理和谐的方法与途径的不同,但它们有着向内用功以获得心理和谐的相似性,有着共同的出发点与最终落脚点——人的心理和谐。先秦儒道两家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共同支撑与推动着心理和谐思想的阐扬与发展。  相似文献   
77.
以自编大学生心理压力调查问卷为工具,从大学生对自身心理压力的认知、大学生心理压力产生的根源、大学生心理压力缓解的途径、大学生对心理压力产生原因的认识、大学生对心理压力的归因等方面揭示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8.
以200名大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随机访谈和语言测试相结合的手段,对英语口语习得者的心理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各因素与英语口语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英语口语习得者的个人心理因素对口语习得者的英语水平影响显著,且个人心理因素之间相互影响。英语口语水平较低及较高的习得者的自信性及学习兴趣强于中等水平者,而中等水平者的焦虑感却高于英语口语水平较低及较高者。第二,社会心理因素即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及学习环境与习得者的口语水平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各因素之间成正态分布。因而得出结论:个人心理因素是影响口语习得的内因,而社会心理因素是外因。  相似文献   
79.
汶川地震之后,灾害心理干预实践和话语成为专家、官僚、非正常心理学知识所主导的场域,而受灾民众则被边缘化为等待解救的“无助病人”。从灾害心理干预的理论范式和实践形态探求这样一种机制得以形成的原因,可以发现仅仅将灾害视作一种刺激物的应用科学心理干预范式以及在现代性生境下对健康心理的界定共同忽视了灾害与人之间社会的、文化的相互关联性,忽视了受灾民众应对灾害的心理弹性,从而将受灾民众的灾害心理状态问题化。  相似文献   
80.
“有界”与“无界”是语言学概念中的哲学意义上的二律背反,是认知主体对其在时间、空间、性状和心理上的投射。通过分析梳理可以解释语言符号形式或多或少地映射事物本身的特点,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主体的认知方式,并且与数量词起制约作用有关的一系列句法现象。但对于两者概念的确立与区分,必须适应一定的“认知域”和对其作主观上的“识解”。在“有界”和“无界”范围之间存在着无限的“准有界,,的认知体,一有界”认知体是认知原型,具有容易学习、记忆、使用等完形特征。“无界”的认知体因为可以被看作为属于另一认知结构,因此可成为新的认知原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