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6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37篇
管理学   104篇
民族学   18篇
人口学   30篇
丛书文集   295篇
理论方法论   85篇
综合类   1976篇
社会学   158篇
统计学   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177篇
  2012年   153篇
  2011年   186篇
  2010年   153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94篇
  2007年   191篇
  2006年   221篇
  2005年   187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152篇
  2002年   141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当代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大学生违法犯罪呈现出多样化、智能化和快速增长等特点。大学生违法犯罪是家庭与高校教育偏差、个性心理疾患、社会负面影响、外来文化侵蚀共同导致的后果。对此,要从家庭教育、高校教育和社会综合治理等方面加以预防。  相似文献   
902.
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文献资料法,对600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观念认知状况、心理焦虑、抑郁、人际关系等问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着令人担忧的一面,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指出了体育运动具有针对性的内容,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903.
普通话测试员心理素质状况直接影响测试结果的客观性,必须关注由测试员心理因素导致的测试评判“软标准”。通过研究测试员心理特点,分析影响测试结果的心理因素如感知觉、注意力、情感、性格等方面的特点,探讨如何避免“软标准”导致的评分失误。  相似文献   
904.
从心理依赖、戒毒动机、人格缺陷等方面的因素分析女性吸毒者复吸的心理原因,探索心理疗法帮助戒毒女性重塑健康的社会心态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05.
拓展训练在促进教师心理健康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日渐突出,然而鲜有研究者提出较为有效的具体改善措施。拓展训练是以受训者的亲身体验为核心的、对人深层次的心理施加影响的培训方式。它具有以项目体验为载体、以态度训练为主旨、以行为改变为方向等特点,对于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有着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06.
突发公共事件具有突发性、紧急性、高度不确定性和恶劣的社会影响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人们在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时会因为难以控制事态发展而心生恐惧,从而可能导致其心理危机的产生。从此角度出发,文章简要地阐述了突发公共事件和心理危机援助的有关内容,并重点提出了对心理危机当事人实施心理援助的方法。  相似文献   
907.
叙事时间是叙述者或作者用以表达情感和主题的有力方式.张爱玲在小说中表现了较强的时间意识。通过对其文本呈现出来的叙述时间奥秘的解读.以小说的叙事时间为切入点,努力挖掘小说文本中叙述时间运行模式及其意义.分析时间和虚无及其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对解读张爱玲的小说别具意义。  相似文献   
908.
通过实证调查,我们发现地方行政组织中普遍存在着心理所有权现象,基于个人层面的心理所有权指向和强度在组织整体、目标和个体组织因素如职位、职权、个人、小集体等上的非均衡分布决定性地影响了组织协调、指挥,使组织有了膨胀的动机和维持膨胀的趋势。因此,机构改革应当从行政内生态环境的层面寻找突破此心理模式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909.
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压力不容忽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年来,许多调查检测都显示我国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尤其在高校青年教师中,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心理压力,严重地制约着他们的健康成长。关注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其心理压力,是促进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10.
本文从情绪生成心理机制的角度论述了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着重强调了如何利用需要、客体与预期的关系、观察性学习、表情训练、认知和评价、兴趣等因素来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并指出自我效能感培养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能将之内化为自身性格并能有意识地在该方面进行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