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6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6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6篇
人口学   11篇
丛书文集   103篇
理论方法论   27篇
综合类   551篇
社会学   1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531.
从发生学的视角俯瞰,影视艺术本体中带有戏剧基因,其内在的戏剧性应是影视艺术意象的有机组成部分。影视文学剧本与舞台剧本同属戏剧文学范畴;而从诗的意象与视听意象的关系上看,戏剧影视剧本在整个影视剧艺术中的基础地位不可削弱。面对世纪之交,"视觉文化时代"图像泛滥而语言、文学、想象力受到忽视的现状,影视艺术应追求诗的意象的魅力,而戏剧性与音乐精神的联姻也必将成为现代戏剧在新世纪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32.
在20世纪20年代,从日本留学归国的田汉开始了他的上海时光,田汉和上海这座城市发生了密切的联系。现代都市文化对田汉实验话剧的接受、租界体制下南国社话剧运动的开展、移民城市中流浪漂泊的波西米亚风格、左翼浪潮下话剧探索的现实转向这四个方面,都体现了上海城市文化对田汉早期话剧探索活动所产生的重大影响。田汉在上海时期的话剧创作与活动,也为中国早期话剧中浪漫感伤与客观写实风格的形成做出了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533.
既遵循艺术创造的规律,又强烈地干预现实,这是戏剧文学的神圣使命。郭沫若的抗战史剧,便具有这种优秀品格。它利用历史与现实的相似点,营构戏剧冲突,成功地表现了抗战时期中国人民的三大政治任务,即外反侵略争国权,内反专制争民主,坚持抗争反投降。由此,郭剧称得上“艺术的抗日救国策略”。  相似文献   
534.
关于新月社     
“新月社”是一个复合型的文化团体,其成员相当复杂,它由“聚餐会”,而有“新月社”,再有“新月社俱乐部”。新月社开展了许多活动,尤以文化方面的活动影响大,如开展戏剧活动、迎接泰戈尔访华、追求新诗艺术等。新月社的新诗创作和对新诗格律化的探讨,标志着“新月诗派”的形成,并在我国新诗史上占有重要一页.  相似文献   
535.
湖南戏曲曾有过辉煌的历史,但1980年代后期以来便每况愈下,其生存现状颇为困窘,不少剧种只有1-2个国营或集体制剧团或民间业余剧团在支撑,大多数剧团名存实亡;演出市场不断萎缩;演员年龄老化,后继乏人;没有新的观众群出现。产生、形成、发展于农耕文明的戏曲难以适应现代商品经济社会的发展,这是湖南戏曲衰落的根本原因;此外,城镇化运动的兴起,多元化娱乐方式的冲击也加剧了湖南戏曲的衰落。  相似文献   
536.
魏玲 《河北学刊》2012,(4):235-237
河北省传统戏剧资源丰富,在中国传统戏剧舞台上独树一帜,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戏剧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逐渐走向衰落,挖掘、整理、保护和传承传统戏剧成为一个普遍关注的问题。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对于传统戏剧这样优秀的传统文化,每个公民都有责任和义务保护和传承。抓好传统戏剧在青年学生群体中的传播和教育,对于延续中华文明、提升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37.
浅谈《格萨尔》藏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格萨尔>藏戏是藏族戏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藏戏的形式演示藏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格萨尔>故事.<格萨尔>藏戏一般分为寺院藏戏(俗称"羌姆")和舞台藏戏两大流派.据我们实地调研,<格萨尔>寺院藏戏发源于四川竹庆寺,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而<格萨尔>舞台藏戏则兴起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将<格萨尔>故事首次以戏剧形式搬上舞台的是四川省甘孜州色达县业余藏戏团.<格萨尔>藏戏艺术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格萨尔>史诗的广泛传播,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538.
在20世纪众多的戏曲研究者中,王季思是特别值得关注的一位。王季思对20世纪学术史的重要贡献与深远影响,不仅集中体现在他对《西厢记》的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方面,同时也体现在他为20世纪戏曲研究学术力量的培养与整合所做出的不懈努力上。他亲历了20世纪戏曲研究的发展与变化的完整过程,从学术理念到学术方法等多方面体现了20世纪戏曲学术史的显著特征。正是在这一意义上,王季思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戏曲研究者之一。  相似文献   
539.
张天星 《兰州学刊》2008,(2):184-187,37
明末清初,关于王实甫《西厢记》的结局,在明朝中叶开始的第五本是“续作说”的基础上,曾引起较广泛的讨论。从传统美学、社会人生的角度来看,可把这场讨论中提出《西厢记》的结局意见分为三个相互混融的类型。本文认为这三今类型属于当时戏曲“案头化”和戏曲理论由重品“曲”向重论“剧”倾向的范畴;其中包含的对团圆之趣的突破、流露出的悲剧意识则反映了古典戏曲结局处理理论向近代演进的趋势,在深层上反映出中国叙事理论和创作由传奇向写实的转变。  相似文献   
540.
近代报刊与近代戏剧关系密切。近代传奇杂剧作品绝大多数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推动了传奇杂剧作家创作心态、作品题材、体制乃至接受方式的近代转型。近代报刊与作为大众艺术的戏剧尤其是舞台演出的关系之间,形成了良性互动。近代报刊促成戏剧观念的变革,并成为近代戏剧改良运动的舆论阵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