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2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6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8篇
人口学   11篇
丛书文集   108篇
理论方法论   29篇
综合类   581篇
社会学   1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41.
元杂剧中的英雄托梦复仇行为有着深刻的文化意蕴。英雄强烈的功业心造成了其死后鬼魂不同于小人物鬼魂 的生命意识;元代社会深刻的社会矛盾造就了英魂强烈的复仇意识,剧作家的创作心态和观众的审美趣味也对其有深刻的影 响,而鬼魂托梦意识的形成追根朔源来自于我国千百年来形成的鬼魂信仰文化。  相似文献   
642.
石阡木偶戏的戏班组织与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来看石阡木偶戏,它有三个构成因素:即物质构成、形态构成和社会构成。其社会构成最典型的标志就是它的戏班组织。在对石阡木偶戏作民族音乐学的整体研究时,之所以着眼于其戏班组织,及其内部结构、外部关系和传承方法及仪式等,是因为它首先是一种石阡民间历史文化衍变的产物,具有历史学意义。同时,通过对其戏班的详细观察,将有助于回答其音乐本体生成的原由等问题。  相似文献   
643.
自20世纪初以来,清代戏曲文献继宋元明之后,渐受学者关注,目前有关资料已远远超过前代。略而论之,自戏曲作品之发现与著录,至戏曲作品之搜集、整理与刊行,并戏曲史料的介绍与整理,由此三方面的文献整理,已足以勾勒出百年来清戏曲研究的轨迹。  相似文献   
644.
"十七年"有关戏曲的学术论争或非学术批判,是当代戏曲史研究的重要一翼,正确梳理和评说这些论争或批判的背景与特点,对于保护和发展戏曲艺术,在新的历史时期弘扬传统文化,既有理论的必要性,又有实践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645.
戏剧作为一种受时间和空间严格限制的文学体裁,在叙述方式上有其独特之处,最明显的是表现在叙述者的设置上。文章通过对新时期戏剧代表作的分析,提出作为现众与故事中介的叙述者可归纳为明显的叙述者、多元叙述者、中性叙述者三类.新时期戏剧叙述者设置的这种变化是历史的继承与发展,不仅契合时代的要求,而且能够收到更好的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646.
本文以《比目鱼》为个案,探讨李渔的描写爱情的剧作所呈现的女性在两性关系中向强势一方转化的新倾向,并通过对其女主人公的自我觉醒意识、她的魅力及其在爱情中的主导性作用的剖析,阐明上述新倾向乃是作品中的市民意识增强的结果。  相似文献   
647.
中医学的整体观方法论和形象整体思维模式,赋予故障诊断学深厚的文化根底和哲学内涵。李渔运用中医学的系统观念和辩证方法研究戏剧,在复杂的戏剧系统中对戏剧结构作出科学的诊断,使他的戏剧结构美学明显地体现出故障诊断学的系统诊断、专家系统领域知识理论、框架式知识结构表示法等现代科学方法与理论色彩,既表明了中国文化的现代价值,又揭示了李渔之所以能走出研究误区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648.
透过后现代戏剧同现代主义戏剧的比较视界 ,对后现代戏剧的主要特征进行描述。同时 ,根据后现代戏剧的实际情况揭示其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649.
戏剧语言是戏剧的生命。夏衍的剧作,在中国现代戏剧文学中独树一帜。夏衍善于通过对小人物命运的刻划来反映社会生活。他的准确凝练、质朴自然又充满激情富有个性化的语言为塑造剧作人物性格本色奠定了基础。强烈的艺术激情、生动的形象性和深刻的哲理性构成夏衍戏剧语言的特色。  相似文献   
650.
象征主义诉诸主观幻觉、艺术想象、暗示启发和人的内心精神世界 ,并以象征方法暗示作品的主题和事物的发展 ,表达隐蔽的思想情绪和抽象的人生哲理。梅特林克在法国诗歌与象征主义萌芽的基础上 ,对象征主义进行改造和发挥 ,使象征主义诗歌和戏剧晦涩迷离的妙用贯穿自己作品的始终 ,使象征主义的神秘主义色彩和颓废悲观情调在科学散文中得到清晰的宣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