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3篇
丛书文集   24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51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3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51.
The coefficient of relative risk aversion is a key parameter for analyses of behavior toward risk, but good estimates of this parameter do not exist. A promising place for reliable estimation is rare macroeconomic disasters, which have a major influence on the equity premium. The premium depends on the probability and size distribution of disasters, gauged by proportionate declines in per capita consumption or gross domestic product. Long‐term national‐accounts data for 36 countries provide a large sample of disasters of magnitude 10% or more. A power‐law density provides a good fit to the size distribution, and the upper‐tail exponent, α, is estimated to be around 4. A higher α signifies a thinner tail and, therefore, a lower equity premium, whereas a higher coefficient of relative risk aversion, γ, implies a higher premium. The premium is finite if α > γ. The observed premium of 5% generates an estimated γ close to 3, with a 95% confidence interval of 2 to 4. The results are robust to uncertainty about the values of the disaster probability and the equity premium, and can accommodate seemingly paradoxical situations in which the equity premium may appear to be infinite.  相似文献   
152.
本文采用常压等温直流积分反应器,研究在BX型中温变换催化剂上CO变换反应的本征动力学。应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模拟生产条件进行测试,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优化参数估值,获得本征动力学模型。并经F检验,相关指数检验及应用此数学模型进行某工厂变换炉催化剂用量的计算,证明了实验数据及数学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3.
文化精神标识语作为文化信息基本单位,具有文化模因性。习近平重要讲话的用典是中国文化精神标识语的重要内容。从道金斯的文化进化论视角,探讨这一标识语的翻译传播对跨文明关系发生的机制与意义。课题组在美国与德国开展的专业性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用典官方译文的接受度高于汉学家译文。中国文化精神标识语承载着本质性的中国文化特征,翻译需要激活其文化模因性,以利于中华文化模因在世界文明模因库中得到复制、变异与选择,传播性翻译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54.
We discuss 3 alternative approaches to sample size calculation: traditional sample size calculation based on power to show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effect, sample size calculation based on assurance, and sample size based on a decision‐theoretic approach. These approaches are compared head‐to‐head for clinical trial situations in rare diseases. Specifically, we consider 3 case studies of rare diseases (Lyell disease, adult‐onset Still disease, and cystic fibrosis) with the aim to plan the sample size for an upcoming clinical trial. We outline in detail the reasonable choice of parameters for these approaches for each of the 3 case studies and calculate sample sizes. We stress that the influence of the input parameters needs to be investigated in all approaches and recommend investigating different sample size approaches before deciding finally on the trial size. Highly influencing for the sample size are choice of treatment effect parameter in all approaches and the parameter for the additional cost of the new treatment in the decision‐theoretic approach. These should therefore be discussed extensively.  相似文献   
155.
相对而言,我国具有稀土出口优势。但是,由于稀土行业发展尚处于初期阶段,无论是产业政策,还是资源消耗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我国稀土资源优势下降。文章首先对当前稀土出口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然后,基于博弈论理论探索稀土出口贸易政策的优化,最后,对中美、中日就稀土出口问题的博弈模型进行定量分析,从而探索有效的稀土出口政策优化途径。  相似文献   
156.
典故的隐喻文化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民军 《唐都学刊》2004,20(4):135-137
典故是人们在对世界的认知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语言形式 ,与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密切相关 ,体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从本质上讲 ,典故的产生和典故的使用都是隐喻式的。典故的隐喻性这一特点表明人们在以文化语境为基础 ,通过想象、联想、映射等途径进行一系列认知活动时 ,典故的隐喻文化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7.
张振龙 《齐鲁学刊》2012,(1):116-120
孔融作为建安文学前期的代表作家之一,其作品明显地体现出从汉代文学向魏晋文学转变的特征。这些特征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孔融诗文中的用典彰显出重要的文学史意义:一是在用典的数量与范围上有了一个大的飞跃;二是在用典的方式上更加灵活多变,用典的方法有了进一步拓展;三是把文人的用典从传统的引用向真正的用典在实质上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158.
清末作家钟云舫散文中的用典以量大且密、姿态横生的特点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胜枚举的用典方式是钟云舫散文的一大亮点。然而目前关于钟云舫的研究尚未形成全面系统的体系,对其散文的用典研究至今仍无人尝试。本文试图对其散文中的用典方式进行专门的、系统的研究,从典故的引用标志是否明显和典故原义与新文本的意义的关系两个角度,归纳出九种用典方式,然后运用实例加以分析,并总结钟云舫运用典故的特点和创新处。  相似文献   
159.
关于《朴通事谚解》与《老乞大谚解》的编著年代 ,据朝鲜李朝《世宗实录》与《成宗实录》记述 ,“此乃元朝时语也” ,由当时的朝鲜译官编定。二书中有不少可资元曲研究借鉴的珍贵材料。在曲学语言学方面 ,以前的元曲释词著作都未见引据二书。如对“丽春院”等词语的解释均有极高的参证价值。此外 ,对儿化音的描述也可补《中原音韵》之缺。关于元曲形式内容方面的资料 ,如二书多处记述了唱曲、弹弦子的情况 ,特别是所记交“五个钱”入构栏看“诸般唱词” ,对于研究金元演艺的发展 ,弥足珍贵。元曲多写田园山水风光 ,表现避世隐逸的倾向 ,过去总以为是元代士子受压迫、无出路所致。《朴》书会话中也多有此种内容 ,与元曲精神一致 ,看来是一个普遍的社会审美思潮 ,有待作出更切实际的解释  相似文献   
160.
唐代省试诗题可分为咏物、咏事、典故等三大类型,其或以长安春景为描写对象,或以时事节令为表现中心,或以儒道名言为主要内容,它从各个侧面反映出唐朝之思想倾向及文化风尚。研究省试诗题有助于理解诗赋取士与唐诗繁荣二者的关系,对正确评价省试诗作也不无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