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4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13篇
民族学   4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253篇
理论方法论   42篇
综合类   1415篇
社会学   67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136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4 毫秒
231.
我国始于1997年的全民阅读活动迄今已取得明显成效.但综观全国,各地对全民阅读的重视程度不一,区域性发展也不尽相同,同时存在着碎片化阅读倾向明显、功利性阅读方式盛行、娱乐化阅读现象突出等明显的问题.其解决方案应从加强政府对全民阅读的扶持、优化网络阅读环境、适当借助名人效应、发挥图书馆的作用等几个方面作出努力,最终实现"书香中国"的奋斗目标和理想蓝图.  相似文献   
232.
用一语夹注、二语夹注及无注释三种方式对同一篇英语文章中的生词加以处理,探究夹注式单词释义对二语阅读中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研究对象为我国某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二年级的3个平行班。实验时,控制班使用的阅读材料不含生词注释,两个实验班使用的阅读材料分别含有一语夹注和二语夹注。统计结果显示,实验班和控制班在词形辨认和形义联系两项即时测试中均无显著性差异。研究表明,不同于旁注及尾注等注释形式,夹注对二语阅读过程中的词汇附带习得并无显著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233.
文学教育是为了真正体现人的素质教育,是在打造青少年的精神支柱,是在营造精神家园--青少年的,未来的,民族的.  相似文献   
234.
大学英语泛读教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泛读的目的和要求决定了泛读课堂教学的作用和意义不在于读了多少篇文章 ,而在于指导和训练学生如何正确理解词义和培养学生分析句与句、段与段之间关系的能力 ,本文就此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235.
大学英语精读课文中存在大量的模糊限制语,对学生理解文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模糊限制语的概念与分类着手,分析模糊限制语在大学英语精读课文中的语用功能,旨在通过这些分析使教师及学生认识到模糊限制语在准确理解精读课文中的作用,以此体会课文的内涵,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236.
阅读理解能力的强弱是衡量留学生汉语学习水平高低的重要方面,向来被教学双方所重视,然而它又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一个难于把握和解决的问题。通过注重有针对性的形式多样的阅读理解训练、注重培养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注重提高阅读速度的训练和注重分技能阅读的训练等四个方面对此问题加以探析,以期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留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问题作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探索。  相似文献   
237.
张宁 《琼州学院学报》2011,18(4):134-135
本文倡导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过程中应将英语阅读与写作技能的培养结合起来,读写并重。  相似文献   
238.
本文结合语篇语言学的理论,论述语篇分析在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39.
词汇上下义释义可归纳出篇章的主旨,为快速阅读提供理论依据;词汇搭配、语用关联,使细节推理更加准确。在教学和测试方面,提出词汇类比练习、词汇归纳练习和词汇演绎练习。词汇关联不但降低了阅读思维的纬度,而且把词汇学习带入篇章层次,使阅读学习更具主动性、积极性和交际性。  相似文献   
240.
传统意义上的读解过程仅仅是对文本预设意义的找寻和发现,而后现代主义小说不仅在文本形式与内容上最大程度地解放了读者,而且提供了读者自由出入文本内外,化身为多重身份的可能性。科塔萨尔的《公园的延续》在内容上游离于真实与化身、相关与相离之间,形式上竭尽自由之能事,读者在体验到文本的非延续性、消解性、虚构性的同时,亲自化身为被谋杀的对象,"读者之死"的主题播散于文本内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