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7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3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85篇
理论方法论   66篇
综合类   471篇
社会学   3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61.
约翰米尔斯海默的进攻性现实主义是一种权力政治理论。进攻性现实主义在经典现实主义和防御性现实主义基础上有继承也有发展。本文旨在比较以上三种权力现实主义理论,并由此理出进攻性现实主义的理论继承。  相似文献   
562.
“灯”对“镜”的取代,寓言叙事对“现实主义”叙事的代替,对于当代中国小说的变革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首先,中外小说均有寓言与写真两个小说传统,“表现说”和“摹仿说”分别可以看作是它们的原型,实际上寓言更为古老和常见;其次,当代原有的“写真”倾向存在的观念陷阱,是当代小说艺术陷于肤浅与虚伪的症结所在,而从寻根和新潮小说开始的寓言写作才挽救了小说艺术;三,从先锋小说之后,小说作为精神之灯的心灵性得到了从未有过的强化,而作为现实之镜的客观性也出现了碎片化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563.
冯雪峰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批评中国化的自觉探索者。其突出贡献是他努力构建的政治倾向与文艺创作相统一的革命现实主义理论体系。这是一个以现实主义文艺创作必须同中国民主革命的现实要求相结合为基本理念,以文艺与现实之关系为主要理论支点,以“人民力”和“主观力”的辩证统一与转换为创作力量源泉,以“文艺大众化”为努力方向,涉及到创作心理机制及典型形象的创造原则等诸多重大理论问题的中国化了的现实主义理论体系,并在其“鲁迅论”的批评实践得到了理论效力的检验,因而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一体系中的不少缺憾也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进一步探索提供了反思的基础。  相似文献   
564.
写实、传神、妙悟是宗白华先生1945年所作《中国艺术三境界》中对于中国艺术的概括。宗白华的人生和他的治学方法,均是艺术的。他对艺术与美学的感悟与理解引导着他的生活与学术,他的人生也同样体现着写实、传神与妙悟的过程与境界。  相似文献   
565.
现实主义是当代全球治理最具影响力的学派。在新冠肺炎疫情治理的时代情境中,现实主义仍然主导着各国的治理实践。现实主义全球治理观植根政治现实主义思想传统,经由传统现实主义,传承至新现实主义,成为全球治理的正统理论。基于性恶论、理性行为体和国际无政府状态的设定,现实主义对全球治理报以悲观谨慎的态度,突出国家的治理主导地位,赋予权力政治以决定性意义,由此塑造了一个充满敌意和冲突的世界。面对疫情对全球治理构成的挑战,梳理现实主义全球治理观的历史演进,剖析其观点的发展逻辑,可以为准确研判当前大疫下的全球治理现实提供可资借鉴的智慧。   相似文献   
566.
有岛武郎与托尔斯泰,尽管一个在日本,一个在沙皇俄国,而且时代相差50年,但是他们却有许多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托尔斯泰一生完成了许多杰作,他的名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风靡全球,历久不衰。研究它的思想,著作,生平的作者遍及全球,人才辈出;有岛武郎身为画家,小说家,生在东京,是大藏省官僚的长子,自学习院高等科辍学后,进札幌农学就学,壮年因生父及妻子之死的震撼,加入笔耕行列,中年自杀,结束了的生命,作为日本白桦派文学兴盛期的重要作家之一,发表《一个女人》、《该隐的末裔》等20篇不朽的杰作,是大正小说的一座丰碑。事实表明:有岛武郎与托尔斯泰尽管生在两个国度,却同样誉满全球,虽一个中年夭折,一位高龄。可是,都是世界文坛上永不陨落的璀璨巨星。  相似文献   
567.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是文艺学中用来统摄文学创作风格的概念。本文借用这两个概念,在尊重其本质特征的前提下赋予其新的含义,并以此梳理了现代西方诸多语言学流派,目的在于消除人们因流派纷繁、头绪众多而产生的茫然和困惑,以便更好地吸收现代语言学发展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568.
现实主义是整个20世纪中国新文学发展道路上的"主潮",对新文学起着推进或制约的作用。本文在新世纪文学的背景与视野下进行文本分析,认为反腐小说表面的现实功利性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内部的现实主义追求,主要体现在题材选择、情节设置与人物形象的刻画等方面;而底层小说也因自身命名的争议以及知识分子如何表达底层、采取什么叙事态度表达底层等问题的提出,使得现实主义叙事的广度与深度受到削弱。只有分析与反思当下现实主义文学的叙事困境,才能获得真正具有独立意识、真正写"现实"而非理想化的现实主义。  相似文献   
569.
王楠 《学术交流》2012,(2):138-141
传统祥瑞文化在民间已经脱离了其初始的"政治功能",转变为普通百姓文化娱乐的载体。它反映的是普通大众的一种"生活实感",在艺术形式上贴近人们的现实生活,艺术情感上直叙"私欲"的价值取向和"向好"的心理诉求,艺术造型上注重感官愉悦的写实风格,所有这些,无疑是对日常生活美学化的良好诠释。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今天,民间传统祥瑞这种贴近生活真实的艺术形式为文化创意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570.
既不要对"底层文学"作简单的现实主义囿限,也不要急于追寻其左翼文学精神资源。对底层文学来说,关键问题在于作家需要有清醒的身份分离意识,亦即社会身份与文学创作身份的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