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8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2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20世纪以来,工业社会的大生产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和自然资源的迅速枯竭,出现全球化生态危机。对此,人类需要一种真正的生存智慧,深刻反省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对世界的合理秩序,对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对人的行为合理性有正确的认识和定位,重新架构以"生态合理性"为核心理念、价值取向和建构原理的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实现从以人类自我为中心向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相互作用为中心的转变,建立全新的生态化生产关系和体制,以保证人类的世代延续和"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刑事司法实践中,实务界依我国《刑事诉讼法》第50条与第52条的规定,采取证主体合法性理论。依据取证主体合法性理论,只有国家公权力机关有权进行刑事取证,有权取证的主体并不包括被告人、被害人等私人主体,并据此认定私人取得的证据因主体不合法而不具备证据的合法性,因此没有证据能力,此类证据在刑事诉讼中是不可采的。域外法治国家的刑事司法中通常对私人取证进行明确的法律规定,对实践中存在的私人取证予以合法化,这就使得我们不得不对私人取证进行价值分析,对其背后的价值冲突、合理性与必要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合理性是政府运用保障措施的必然要求,是保障措施超越WTO自由贸易价值取向的产物,凸显了“合理性”在WTO保障措施问题上的重要性,并把政府适用WTO保障措施定位为一种国际间政府行为,从传统的政府行为合理性原则的视角,结合WTO争端解决机制确立“非违法之诉”对合理性的认定,把行政合理性原则对政府行为的要求应用到WTO保障措施的适用中,寻求我国政府合理适用WTO保障措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浪潮横扫世界每个角落,为后发国家提供了发展的契机,同时也带来了问题与挑战,反思全球化的本质、特征及其所带来的机电与挑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果从历史哲学的视角,以阶段分析为座标,对现阶段的全球化问题进行梳理,可以给出恰如其分的理解和解释.  相似文献   
15.
由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受历史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影响,过分重视对西方外在科学技术层面的引进,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借鉴和发扬西方科学理性精神,在科学民主昌明的今天,出现了科学理性实用化、实证化、形式化、世俗化和工具化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我们至今仍然缺乏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独立自主的科学技术创新能力。因此,深刻反思当前我国科学理性精神存在的诸多问题,对于进一步发扬科学理性精神,形成独立自主的科学技术创新能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法律论证是一种作为过程的论证,对这种过程的论证合理性评价是多层次的系统工程。根据普拉肯等法律论证学者的观点,这种多层次构造可以分为:逻辑层、论辩层、程序层和策略层。对法律论证各层次的性质和特征进行详实的说明,并分别给出评价它们的四个标准,为全面地、行之有效地对法律论证的合理性展开评价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7.
民族精神是民族性与时代性的有机统一,是一个随着时代变迁不断扬弃自身的多维动态体系.文章从论释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互动共生关系入手,指出当代民族精神建构之必要性与基本维度时代性与传统性高度统一、科学性与开放性相互融通.从而确立了当代中国需要建构的是一种融汇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于一体的民族精神,两者共为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车之双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8.
Institutional review boards (IRBs) are legally required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balance between the risks and benefits (the risk-benefit ratio or RBR) of a proposed study is “reasonable” or “proportional”. This obligation flows from their duty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research subjects. It has been argued that it is difficult, perhaps even impossible for IRBs to determine the RBR of studies, because the risks and benefits are not only heterogeneous, but also incommensurable. After arguing that the relevant meaning of incommensurability is incomparability, we discuss whether the risks of participating in a trial and the benefits are comparable. We conclude that at least the risks and the benefits to participants are comparable. In the last section we show that the main problem of RBR analyses is that of interpersonal incompensability. IRBs have to assume that risks to research subjects be compensated by benefits to others. The question is: To what extent? When does it become unreasonable to ask that patients accept the risks of participating in a trial for the benefit of science and/or future patients?  相似文献   
19.
巴尔扎克的不朽作品<高老头>中,塑造了一个特殊的反面人物的典型伏脱冷.他凶狠、狡诈、野心勃勃,是资本主义社会罪恶的揭发者,又是资本主义社会罪恶的制造者,对社会的破坏性极大.作为邪恶化身的伏脱冷,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一是当时资本主义金钱社会的土壤滋养了他,二是以人性失落为代价的社会历史发展动力孕育了他.  相似文献   
20.
判例法是人类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判例法的生成是法官审判的制度性原则的逻辑延伸。判例法源自特定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产生于特定的民族性基础之上,英国以务实经验为积淀的民族传统催生了这一法律形式。对判例法存在的主体需求基础的学理加工和表达,便形成其哲学基础。判例法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有效的借鉴将有助于我国法律的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