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26篇
  免费   194篇
  国内免费   71篇
管理学   20篇
民族学   145篇
人口学   81篇
丛书文集   961篇
理论方法论   269篇
综合类   3882篇
社会学   400篇
统计学   3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256篇
  2013年   343篇
  2012年   346篇
  2011年   408篇
  2010年   313篇
  2009年   275篇
  2008年   342篇
  2007年   428篇
  2006年   428篇
  2005年   432篇
  2004年   427篇
  2003年   368篇
  2002年   283篇
  2001年   274篇
  2000年   163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本文从《水浒传》生成史的角度,将《水浒传》的成书和作品主题的嬗变联系起来,论证梁山故事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出现的传奇色彩和归正倾向。它是封建社会全社会被压迫者与有志之士的反抗与追求的“交响曲”,是对封建社会后期现实的一种“全景式的综合反映”。  相似文献   
82.
郭沫若承认自己在翻译米海里司著作中受到影响,还明言在研究中国古史上受益于王国维。王国维“二重证据法”是中国本土金石学的遗产。郭沫若受自米海里司的影响主要是观念性的,而来自王国维的影响则是具体的甲骨金石释文和技术方法。王国维和米海里司共同影响郭沫若的中国古史研究,或者说郭沫若研究中国古史的路数是中西学术共同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83.
经史之学与清代书院科举文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书院官学化,很多书院重视科举。有些书院虽从事科举文教育,但不唯之是从,而是将科举文教育与经史之学教育结合起来。此举上溯于中国古代社会推崇经史之学的优良传统,根植于孔子“博学于文”的思想主张,来源于以学术导向矫正利禄歪风的迫切要求。生徒只有学充养邃,才会眼界高、气味厚、笔力健。清代一些书院将科举文教育与经史之学教育结合起来,使得生徒学文不是局限于写作技巧的训练,而是拓展为与炼品、践行、培识的结合。这些书院通过教育,能够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  相似文献   
84.
针对近年中国城市雨洪灾害频发、灾害危害严重,以及雨洪管理理念和方法仍在摸索阶段的现实,文章通过横向对比发达国家雨洪管理过程、阶段,探索总结了国外雨洪管理体系的阶段性与多元化、发展历程的过程性和演进性、治理模式的综合性、空间特征的地域趋同性特征,并系统剖析其形成的深层城市发展原因,结合中国的城市实际情况,提出了未来城市雨洪管理可发展方向的思考,认为未来在多尺度水文条件下的雨洪灾害形成内因探索、复杂环境下多要素集成分析、多过程连续的雨洪灾害发生动力机制等方面是研究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85.
延长油田是我国发现和利用最早的油田。在西方近代石油工业迅速发展并对我国造成冲击时,清政府开始了对延长油田的开发,但由于技术、资金、人才的缺乏,延长油田的开发长期停留在时断时续的状态下。新中国成立后,在大力发展石油工业的背景下,延长油田的勘探开发才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1997年产量超过100万吨后,延长油田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10年后,油田的总产量超过了1000万吨。延长油田的发展,基本折射出了我国石油工业发展的曲折历程,有很多科学上、技术上、管理上的历史经验值得总结和研究。  相似文献   
86.
历史文化资源是城市特有文化形态的依托和我体。能否挖掘、保护、梳理好历史文化资源,关系到城市优秀历史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关涉到城市未来的发展与走向。历史文化资源,不但要挖掘、整理、保护,更要优化。优化历史文化资源,就是在文明的大背景下,系统梳理历史文化资源,理清历史发展脉络,理清文明发展足迹,理清优秀历史文化传统,进而树立鲜明的城市文化形象,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87.
目前,史学界对于中国现代史的分期看法不一,形成不同的主张:或以重大政治历史事件为标准,或依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或以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模式为分期标准。这些标准都不符合中国通史的学科分期要求。中国现代史作为通史,其分期应当以社会形态的变迁为标准,应根据社会主义的不同发展模式,将其划分为新民主主义时期或社会主义的准备时期、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时期或传统社会主义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或现代社会主义时期。  相似文献   
88.
葛志毅  高东利 《河北学刊》2012,32(2):177-184
《庄子·天下》在中国古代学术史上的意义久被学者们所认识,但诸如:《庄子.天下》对道术体性的真正期望何在?其在论列旧法世传之史、邹鲁六经及百家之学时,其背后的学术内涵是什么?其对百家之学究竟是肯定还是否定?原因何在?所有这一切最终对中国古代学术文化有何等影响?这些问题至今似仍罕为学者所尽数参透,因而有必要再予诠衡论析,考订评量。但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中国古代政教制度实践对社会文化的辐射、影响之大,必须予以充分关注。  相似文献   
89.
《制度空间与基层权威生成》一书是对我国基层社会治理核心问题的一次检阅,其对自治的思索、历史的梳理、制度的考量、权威的评判都是深入而细腻的,其间虽有理论追索的困惑与纠结,但是其对制度影响下的权威的现实勾勒依然因为真实而生动。  相似文献   
90.
避讳学是一门研究避讳现象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应用的边缘学科,历史悠久、文献丰富、成就巨大是我国避讳学研究的最显著特点。伴随一部避讳史,也有一部中国避讳学史。中国避讳学史可分为四个时期:一是避讳史料学时期——先秦至明代,二是避讳学的萌芽期——清代,三是避讳学的形成期——近代,四是避讳学的发展期——现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