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51篇
  免费   468篇
  国内免费   215篇
管理学   1002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201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92篇
丛书文集   1911篇
理论方法论   792篇
综合类   10414篇
社会学   1397篇
统计学   522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41篇
  2022年   157篇
  2021年   179篇
  2020年   247篇
  2019年   303篇
  2018年   290篇
  2017年   325篇
  2016年   310篇
  2015年   395篇
  2014年   793篇
  2013年   1123篇
  2012年   979篇
  2011年   1115篇
  2010年   870篇
  2009年   882篇
  2008年   993篇
  2007年   1123篇
  2006年   1029篇
  2005年   989篇
  2004年   943篇
  2003年   874篇
  2002年   778篇
  2001年   610篇
  2000年   362篇
  1999年   155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991.
1989年之后,新型劳动关系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而相关的研究也随之方兴未艾。新型劳动关系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内涵与特征、建立条件与机制建设、基本评价与发展思路等问题得到了比较深入的探讨。这些研究的特点与不足需要被客观地加以检视。  相似文献   
992.
关联理论是近年来给语用学界带来较大影响的认知语用理论。本文从关联理论交际观的角度,以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和环境语为例,分析论证了英语课堂中非言语行为交际成功的认知前提,以提醒教师培养学生对目的语思维的认知。  相似文献   
993.
风险刑法成立的正当性在于公正的风险分配只有通过刑法才能实现。需要通过刑法分配的风险类型,即"风险犯"的存在范围是相当有限的,风险刑法理论的应用应当是限缩的。扩张风险刑法理论源于忽略了刑法语境下,风险社会理论与刑法理论的融合性对接。考察风险类型化分布领域,风险刑法的适用限于公共安全领域比较恰当。  相似文献   
994.
大学英语四级网考的铺开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在考试媒介、题型设计、题材选择、考查重心等方面都作出了调整。考试对教学起到一定的反拨作用。大学英语教师要研究四级网考所体现的教学理论,转变教学理念,利用网络教学资源,探索如何以测试为动因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可持续发展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计算机硬件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995.
文章论述了邓小平关于青年干部的培养与选拔理论.强调青年干部的健康成长,一靠各级党组织的培养,二靠青年干部自身的努力;其中自身的努力是内因,党组织的培养是外因,青年干部提高自身的素质,是青年干部健康成长的关健.  相似文献   
996.
区域经济理论是宏观经济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以区域为着眼点 ,主要运用经济学的理论与研究方法来探索区域经济发展与变化的规律 ,也就是探索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规律。区域经济理论是随着人类社会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的。  相似文献   
997.
加强人工智能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合发展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就现有研究而言,学界对人工智能科学内涵的马克思主义解读、马克思主义对人工智能的理论观照和人工智能助推马克思主义事业发展的实践向度等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但仍存在人工智能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合发展问题意识不足、对话缺失、教育工作结合不紧密等问题。未来需要在辨识与辩证中明晰人工智能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合发展的问题域,在科技与文本中推进人工智能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形态建设,在阵地与场域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等。  相似文献   
998.
Historically, the development literature concerned with Latin American labour markets has focused on job numbers and productivity. But given the persistence of large shares of informal and now otherwise precarious employment, the authors argue that meaningful analysis also requires consideration of the implications of occupational status for the quality of employment. Based on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recent decades, they conclude that most dimensions of this concept – including social protection – depend on the conclusion of a written contract of employment. This finding leads them to outline policy options for stabilizing formal employment and securing adequate funding for social protection.  相似文献   
999.
This work contributes empirical research to racial formation theory (RFT) and systemic racism (SR), demonstrating how these theories complement each other. There are few practical applications of these theories. This research examines RFT and S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p‐hop fans. I qualitatively examine how 23 nonblack women articulate the relationships of race, class, and gender through discussion of hip‐hop music and videos that accompany it. Findings suggest that hip‐hop is a site of racial formation. Participants spoke from a color‐blind perspective and white racial frame so that they perpetuated ideals of systemic racism theory.  相似文献   
1000.
Efforts to explain why some people incorporate ethical concerns into everyday shopping for food and household goods, while many do not, have so far left significant variation in “ethical consumption” unexplained. Seeking to move beyond explanations that rely mainly on differences in consumers' social class, gender, and political engagement, I draw on concepts associated with “practice theory” to argue that ethical consumption is closely tied to people's willingness and ability to spend time, while shopping, on distinct activities associated with breaking old routines and establishing new ones. The central insight of practice theory is that most consumption is the product of unconscious routine. And it is precisely because consciously departing from routine is, according to my study, a fundamentally time‐consuming process, that lack of time emerges as a crucial obstacle to translating abstract ethical concerns into concrete action as a consum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