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7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36篇
管理学   2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0篇
人口学   19篇
丛书文集   597篇
理论方法论   157篇
综合类   3146篇
社会学   130篇
统计学   1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74篇
  2013年   172篇
  2012年   239篇
  2011年   309篇
  2010年   228篇
  2009年   244篇
  2008年   264篇
  2007年   337篇
  2006年   340篇
  2005年   336篇
  2004年   310篇
  2003年   269篇
  2002年   231篇
  2001年   178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1.
本文通过对刺客行为的分析 ,认为刺客有重义和好名两个重要的精神特征。他们的精神内涵 ,不仅包括完成对他人的义务 ,而且包括对个人价值的积极肯定  相似文献   
42.
本文着重评述了济慈书信中体现的美学思考。这种思考贯穿着“美”与“真”的深刻矛盾,存在着一个主要倾向从“以美为真”到“以真为美”的转变过程,并包含了关于主体人格发展进程、关于“不如人意的因素”的处理、关于艺术家性格和关于审美心理特征等思想。济慈的美学追求是对浪漫主义内在矛盾的探索,具有值得重视的文学史和文化史意义。  相似文献   
43.
《我弥留之际》究竟应算作是悲剧性作品、喜剧性作品,还是史诗性作品,或者其它什么,这的确是个问题。针对评论界莫衷一是的论述,本文拟以诺思罗普.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为武器,阐述这部小说的悲喜剧特质和传奇或浪漫的色彩。  相似文献   
44.
社会的和谐发展,首先应是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中国古代社会历来是崇尚和谐的社会,但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时,既要从传统思想中吸取有益的思想成分,也要避免受传统和谐观中的一些消极落后因素的影响。和谐社会的制度体系和伦理道德体系,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相似文献   
45.
现代社会中的悲剧性主要体现在人性的异化方面,但是,无论传统悲剧理论还是现代悲剧观念,即对“悲剧性”的认识,在表现人的本质力量与人的生存困境、提高人的精神境界这些根本问题上,却大抵是一致的;悲剧从古典戏剧文体发展到现代美学范畴,是在美学家或艺术家面临现代型社会形态的困境时对感性生存的本体论位置的忧虑、对个体生存实践的自由意义的探索中出现的;人类历史的悲剧性、人生的悲剧性是永恒的,人类的悲剧意识、悲剧精神是永存的,那么作为人类生活审美化超越的艺术就不会失落悲剧的价值理想和追求。  相似文献   
46.
新实践美学和实践美学的审美发生理论都是以哲学方法取代科学实证方法,消解了哲学作为方法论的指导意义;都违反了辩证唯物主义立场,以意识性的哲学概念为物质性的审美发生的原点;都将现代人类的知觉混同于动物的知觉,不能解释为审美所必需的形式知觉力的发生和作用.认知科学美学认为:审美发生要以人类智能的高水平发展为物质基础;以现代人类特有的形式知觉力的形成为决定性的主体条件.审美情感、审美价值、审美属性都依据这一条件而发生.  相似文献   
47.
The present paper aims to consider the cultural function of television as a technology for the creation of a public memory. The television system records past images, preserves them, and broadcasts various historical programs. A viewer owns the public memory jointly, through watching/consuming programs. However, the process of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of programs is linked with the exclusion of other historical memories from the public space. After all, the creation of public memories in depth is related to social power. Through the analysis in concrete terms of a series of programs of Project X and the second episode of the Nippon Hoso Kyokai (NHK; Jap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series, Special Edition: Judging Wa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rganization of public memories and social power is explored. Project X depicts the challenges of engineers of middle standing who initiated new industrial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in the 1960s and 1970s. Special Edition: Judging War is based on coverage of the Women's International War Crimes Tribunal on Japan's Military Sexual Slavery. This program was subjected to revision on the eve of its broadcast. What forms of expression were eliminated? These two programs should help us define more clearly what the Japanese media selects for incorporation into the public memory.  相似文献   
48.
用现代眼光来看,教育的根本目的与人类文化的终极指归具有同趋性,即在于改善人的生存状态,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满足人的多重需要,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和谐的发展,进而推动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语文教育的人性复归,已成为历史的文化的必然。它具有鲜明的人文性与内涵的丰厚性,是一种集人类文化之精华、千方百计唤起人性、培养人性、传播人性、促进人性成长的教育,这样的教育充满了哲学的、美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49.
今日的古代文学教学大抵只限于史的知识的介绍、作品章句的串解和一般意义上的赏鉴 ,而缺乏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人文精神的贯穿 ,因此 ,已明显地表现出与生活的严重脱节。要改变这一切 ,必须重新回到文学之本 ,即格物致知 ,陶铸性情上来  相似文献   
50.
学生为本--高校德育新观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学生为本"的观念认为,大学德育的目的是为学生服务的,内容是根据学生生存、发展和健康成长的需要而确定的,德育的过程不仅是教师教育学生的过程,更应该是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在参与各种教育和教学活动中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的过程;在德育评价中,学生不仅是评价中的对象,也应是这一评价的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