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8篇
  免费   186篇
  国内免费   26篇
管理学   71篇
民族学   84篇
人口学   81篇
丛书文集   362篇
理论方法论   187篇
综合类   2674篇
社会学   89篇
统计学   62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223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268篇
  2011年   305篇
  2010年   265篇
  2009年   236篇
  2008年   235篇
  2007年   269篇
  2006年   256篇
  2005年   239篇
  2004年   184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技术创新推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循环经济既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技术创新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技术创新评价指标可以对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客观的评价和预测,可以为管理者制定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供决策依据。因此,构建技术创新评价体系应遵循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原则,在充分考虑定量、定性、可行性、科学性、区域性、指导性、系统性、层次性和一致性的基础上,使得指标体系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技术创新在推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中的特殊作用。技术创新评价体系的建立,在推进区域循环经济建设中具有较为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2.
实现区域均衡协调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不懈追求的奋斗目标.毛泽东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从新中国建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30年时间里,根据当时的中国国情和国际形势制定并实施了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主张重点发展内地工业,通过均衡布局,实现共同富裕..这一战略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它是历史、时代和制度的产物,我们要辩证看待,它对今天仍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3.
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体系构建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产业集群是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标志。通过要素之间和生产环节之间的整合建立以专业化分工网络为基础的产业集群,能强化地区经济增长核心能力。区域创新体系与产业集群存在着地域、结构、功能和目标等多项关联。建设区域创新体系的关键是促成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制度条件。政府可以通过实施积极的集群创导,制定促进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相融合的发展政策,不断优化区域创新环境,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4.
刘芊 《云梦学刊》2012,33(3):120-122
室内空间装饰设计的文化因素会自觉不自觉地制约和影响着人们室内空间装饰的审美意绪。其执业者只有很好地把传统文化、地域及习俗文化兼一统筹思考并引入到室内空间装饰设计中去,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及客户的审美欲求和生活需要。岳阳室内空间装饰艺术不乏这样的典范案例。  相似文献   
105.
运用1978-2006年的省际数据对东西部地区政府财政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财政投资对东西部两个经济条件不同的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效应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此外,财政投资效应也呈现出内在的结构差异性,人力资本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较之于物质资本投资更为显著和持久。为此,本文就加大政府财政投资力度,调整财政投资结构,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6.
当前,地方普通高校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主体,但各地地方普通高等学校财政性投资差异明显。生均经费是衡量教育投入增长的重要指标,通过对省际间地方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分地区地方院校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水平和各省区财政支持度三个方面进行比较,能够对各地区高等教育生均经费不均衡的现状及成因有更科学、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7.
我国相对资源承载力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对资源承载力是将理想状态区域作为参考标准,将研究区与参照区进行对比,得到相对意义上的资源在某区域内可承载的适度人口数量。以全国为参照区,依此计算我国东、中、西部相对资源承载力,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富余较多,而中部和西部地区经济资源承载力均处于超载;东部地区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严重超载,而中部和西部地区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均处于富余状态。通过对资源承载力现状及相对资源承载力计算比较的综合分析,反映出我国东、中、西部区域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8.
区域发展理论演进的纵向考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依据历史走向,考察了区域发展理论的产生、发展过程,概述了农业区域发展理论、工业区域发展理论、中心地发展理论、区域产业关连发展理论、区域增长极理论、区域发展阶段性理论以及现代区域发展理论的主要流派,系统地揭示了区域发展理论的思维脉络。  相似文献   
109.
采用Theil指数分析、基尼系数分析和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系统测度1988-2011年海南区域经济差异,以此为基础分析海南建省以来区域经济差异的时序变化及空间格局动态。结果显示,海南建省以来区域经济差异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继而转平稳波动的阶段性变化,但总体上明显扩大;海南区域经济差异以4类区域间差异为主导,其空间格局总体上呈现内陆与沿海间及沿海内部差异型;海南区域经济差异在量上未突破偏小的非相对合理状态。这些表明,目前海南相对发达区域经济增长水平不高,海南整体经济增长水平偏低,经济增长缺少实力强的增长极带动。推动海南经济快速稳定增长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支撑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必须遵循经济增长的空间规律,强化实施增长极战略,集中有限的力量重点发展海口、三亚、儋州、文昌、澄迈和琼海,在此基础上培育三个有明显辐射带动作用的增长极或核心区,避免遍地开花式的低效率开发和重复建设。  相似文献   
110.
熊正贤 《西北人口》2009,30(2):42-45,49
重庆区域经济呈现以下几个特征:区县差异悬殊、地带性差异显著、直辖以来,绝对差异扩大,但相对差异在波动中缩小。与此同时,重庆劳动力呈现大规模转移,一方面是三峡百万移民;另一方面是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输出.总计规模达千万。劳动力大规模的转移对重庆区域经济产生深远影响,第一,有利于减轻三峡库区生态承栽压力和居民就业压力,提高人均GDP水平;第二,有利于提高库区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缩小重庆区域经济差异;第三,有利于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缩小地区间人力资本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