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68篇
社会学   30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To successfully resettle 1.27 million Chines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 (TGP), the Chinese government employed a new re-resettlement policy which emphasizes infrastructural development of the resettlement sites to assure resettlers a sustainable livelihood following resettlement. Unfortunately, many benefits the policy promised have not materialized. As a result, many resettlers have suffered an increase in depressive symptoms associated with unmet expectations. Using panel data collected before and after relocation from a sample of Three Gorges resettlers, we found that a high proportion of resettlers reported unmet expectations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 in depressive symptoms. Our findings indicate that undeliverable promises can backfire and further aggravate the harm inflicted on the displaced caused by the project-induced displace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settlers, a sound coping strategy to minimize the harm caused by the displacement on their mental wellbeing is to expect for the worst.  相似文献   
62.
姜朋 《兰州学刊》2010,(7):46-49
群体性事件是社会转型过程中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快速推进过程中,浦东因动迁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数量上升、组织化程度趋强、外部多种力量插手、抵抗行为增多。新时期浦东群体性事件增多的深层次原因是在利益失衡情况下的政府与社会博弈中,群众利益受到侵害,在外部力量加入下导致问题严重程度加深。因此,基层政府需要重视对群体性事件发展态势研究和深入分析产生的原因,不断提高防范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能力,推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3.
基于对河南省巩义市温堂村69户搬迁农户的实证调查,对农户移民搬迁动力机制、居住空间效用变化等内容进行分析表明:贫困山区农户进行自愿移民搬迁是其家庭理性判断的结果。迁入村庄出行方便、基础设施完善、经济发展环境好和迁出村庄交通闭塞、居住环境差、子女上学不方便等因素综合作用于农户搬迁的空间决策,有效的政策保障加快和保证了农户搬迁过程的实施。搬迁后,农户在迁入村庄获取了更多的居住空间效用,并建立起新的社会网络关系,其居住需求基本达到相应预期。  相似文献   
64.
从移民搬迁组织主体、搬迁行为及形式、效果等方面看,少数民族自发移民有别于政府组织的搬迁移民。根据人口迁移推拉力理论,西部边疆民族地区少数民族自发移民搬迁的推力主要来自于生存与发展条件的缺乏与恶化,而拉力却来自于族群内与族群间的带动作用及婚亲社会裙带关系,以及迁入地的经济收益刺激等。与主流农村地区相比,西部边疆民族地区少数民族自发移民发展主体地位"尴尬",主体身份与主体发展机会"双缺失"。为促进其发展,需确立主体地位,加大产业培植扶持力度,提升经济发展能力,建立健全有助于推进自发移民发展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65.
The revolution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 has put service tasks with strong tradability characteristics at high risk of being offshored. This article reviews studies proposing indicators of service tradability, exploring the labour market implications of service offshoring and developing theories to rationalize the facts. It suggests that both skill intensity and tradability are determinants of wage and employment effects. Nonetheless, the lack of widely accepted definitions of tradability, the absence of high‐quality data on service trade flows and the difficulty of measuring import competition at higher disaggregation levels pose difficulties in achieving further progress, pointing to areas for future research.  相似文献   
66.
古代中国生态环境的破坏是长城移动的重要原因之一。秦汉长城中段位于阴山山脉,西段延伸到罗布泊。秦汉以后,由于森林破坏、毁草开荒及战争,长城中段南部大面积草原沙化,其西段河西走廊地区多处绿洲被迫废弃。其结果是秦汉以后的长城位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汉长城相比,明长城中段向南退缩500千米,东段南迁100至300千米,西段则向东缩短了大约600千米。  相似文献   
67.
易地扶贫搬迁是“十三五”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目前,96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全部搬出,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的基本目标,而农户是否由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构建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生活满意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陕南三市1 250个农户数据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考察搬迁农户的主观幸福感现状。以因子得分系数为权重计算隶属度并与模糊集运算的标准交、弱交、标准并及简单算术平均、加权平均等五种加总规则求得的隶属度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搬迁农户生活满意度8个子系统的初级指标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补偿关系。进一步计算显示,农户生活满意度综合得分处于“一般”偏上层次,其中社会资本得分最高,参与权实现的满意度最低。最后,通过象限图考察8个子系统的满意度及其重要度分布,结果显示:搬迁安置房状况和政府公共政策是提高搬迁户生活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参与权实现、经济状况和工作状况是阻碍其生活满意度提高的重要原因,这几个方面应该成为提高后搬迁时期搬迁农户生活满意度的重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68.
万州经济发展有四个基本特点,在战略上应突出四大策略原则。区域经济类型应定位为生态型经济、城市一郊区型经济、滨水型经济和“窗口”型经济;区域产业功能应定位为商贸旅游区;在经济结构模式上,应加快城市—农村型经济向城市—郊区型经济的过渡、“二三一”产业结构向“三二一”产业结构的过渡、国有经济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向民营经济为主体的混合型经济过渡;在区域经济运行模式上,应坚持走物流先行、市场带动产业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69.
基于湖南省株洲市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企业失业人员再就业的调查数据,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研究失业人员再就业的结构特征及各类型群体再就业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失业人员的个体禀赋、人力资本特征、经济特征和再就业观念等因素均影响着其再就业选择。具体而言,健康程度和是否参加再就业培训对失业人员的就业选择不具有显著影响,之前工作岗位性质为基本操作类、受教育程度为高中及以下的失业人员更倾向于选择自主创业,失业前月工资较低、领取过失业金的失业人员更倾向于选择灵活就业,对工资期望低且对自身认知一般的失业人员更倾向于选择稳定性就业和灵活就业;受教育程度、失业前月工资、对工作的期望工资及对自身条件的认知对两类群体就业选择的影响方向基本一致,但老年群体未就业的比例要高于中青年群体,之前工作岗位性质为技术操作类的老年群体较少选择灵活就业,而是否领取失业金对中青年失业群体再就业有着直接影响。据此,要健全再就业培训体系,完善再就业补贴制度,发展就业服务机构,以有效促进城市老工业区搬迁改造企业失业人员的再就业。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